当前位置:主页 > 国内 >

中国三次外资新政措辞变化传递怎样信号?决策者迫切

时间:2019-03-29 | 栏目:国内 | 点击:

外资不能缺席!中国三次外资新政措辞变化传递怎样信号? 5月30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确定了进一步积极有效利用外资的措施。在中国推动扩大开放促进经济升级进程中,外资的价值将再次凸显。在营商环境更优、投资更加便利、产权保护更为有效和严格、购买力强劲而且规模还在扩大的市场,我们是否可以期待一个外资的新美好时代? 我们似乎可以感受到的迫切。要知道,这是过去18个月的时间里,在扩大开放的主基调下,国务院层面第三次就吸引外资出台具体政策。外资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外资企业以占全国不足3%的数量,创造了近一半的对外贸易、四分之一的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五分之一的税收收入。历史地看,外资因改革开放在中国市场落地生根,本土企业则在跟外资既合作又竞争的过程中不断成长。可以说,中外企业同是过去40年中国经济奇迹的创造者。 就此而言,中国经济高质量增长和消费升级的盛宴,外资不能缺席。中国要在互联网、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的时代重塑增长引擎,中国企业则面对全新的课题——在旺盛而多样的新消费需求中找到属于自己的机会。完成这样的使命,中国应该更主动地融入世界经济,在高水平的竞争中强壮自己,中国需要进一步打开大门,在全球化的赛道上赢得主动。在这样的进程中,外资是对手也是伙伴。事实是,中国企业要跟外资学习的东西还很多。虽然财富世界500强榜单上的中国企业超过了100家,但就核心竞争力而言,中国企业的差距仍可能是全方位的。 尤其值得关注的是,在跨国投资和产业转移变局中,争夺跨国资本已经变成一项牵动各经济体的“全面战争”。这可以部分解释为何在过去18个月中,中国连续发布外资新政。中国希望以更好的营商环境、投资便利性和对产权的有效保护,以及一系列降低营商成本的措施,增强对外资的吸引力。此次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努力保持我国作为全球外商投资主要目的地地位,可见的决心。 不过我们愿意指出,中国致力于推动产业,以及在这方面取得的突破,意味着中国对外资的需求也在发生改变。2017年修订的《外商投资产业目录》在扩大开放的同时,也表达了清晰的政策导向。如果从三次发布的外资新政来看,2017年初国务院文件的要旨是“积极利用外资”,2017年8月发文的核心是“促进外资增长”,此次国务院常务会议则强调“积极有效利用外资”。措辞的些微变化传递的信号也值得思量。 我们以为,外资需要对这种改变有清晰的认识。客观地说,改革开放40年,中国人对外资的看待也在发生微妙的变化。在很多领域,当初甘为“学生”的中国公司已经可以和“老师”比肩,甚至超越曾被视为榜样的外企。另一方面,当中国市场越来越变成一个开放的全球市场时,中国企业也把触角伸向全球各个角落。连续数年,中国企业对外投资总额超过了外商投资规模,这其中不乏知名外资被中资收购的案例。这种竞争格局的改变,加之这些年若干在华营商的外资企业陷入贿赂和垄断漩涡中,也难免让外资面对更多争议。虽然存在合规问题的外资显然只是个案。 还应该意识到,中国市场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消费升级、美,品质和多元、个性和体验,这些词汇浓缩了10多亿消费者蓬勃生长的消费潜力,一个涵盖四亿人口的中等收入群体的持续涌动的渴望,只有洞察这种变化才可能提供到位的产品和服务,甚至创造需求。不论是本土公司还是外资,如果对此反应迟钝,跟不上消费者的步伐,就可能在竞争中掉队。一些外资之所以从过去的强者沦为中国市场的失意者,与此有很大关系。(经.济.观.察.报)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