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9-03-29 | 栏目:国内 | 点击:次
楼市调控是系统工程,楼市有周期,受市场供需、政策走向、财税设计、金融环境等诸多因素影响。靠不动产登记全国联网系统就能遏制炒房、降房价?显然不可能。但可以肯定的是,这一制度将摸清全国不动产的家底,有助于楼市因城施策、精准调控。 国土资源部近日表示,作为我国一项基本的物权制度,不动产登记制度正在悄然“发力”。力争到今年底前,全国所有市县的不动产统一登记将接入国家级信息平台。 不动产登记联网已经试点二三年了,全面推进全覆盖联网也是应有之义。不动产登记制度,顺应互联网时代的要求,通过联网实现大数据联通,既是时代需要,能更好地保护公民不动产,对完善物权制度保护也有现实意义。 不动产登记全国联网,应从完善制度规范的角度去理解,而不应对其有更多碎片化的功能化联想。 物权立法在中国较为滞后,因而在物权保护的制度层面,之前也较为模糊。与此同时,中国市场化和市场创富的速度非常快,从楼市到股市再到其他市场,各种市场要素叠加,因此物权从形式到内涵都极其复杂。 于是,物权法从法制到法治都要跟上时代步伐。在现有的法制体系下,利用信息技术手段,通过不动产登记的互联互通,完善制度规范,迫在眉睫。 从制度规范而言,建立统一登记的不动产权信息平台,可以最大限度地实现公民不动产权的公开透明。如果说阳光是最好的防腐剂,公开透明、可查询的不动产登记制度,也可最大限度地实现不动产权的合法化。毕竟,对于物权认知,每个人都会有常识性的逻辑,也不会忌惮将自己的合法物权如实登记。相反,如果一个人的不动产不合逻辑和常识——就像舆论场之前曝光的众多房叔、房嫂那样,其职业、收入和其拥有的不动产明显不匹配,他们也不敢如实登记。 不动产登记本身不具有反腐功能,但作为制度规范,对包括贪腐在内的非法行为都具有刚性约束。但要指出的是,不动产登记的全国联网,主要目的不是为了反腐,而是对物权制度的基础性完善。如果说将此制度视为反腐利器或者给予公众随意以人查房的自由,这种的制度设计和技术更新就“走偏”了。 越是在法制不健全、法治不完善和制度不规范的情况下,越不能将制度规范功利化。否则,激进的功利思维,会损害制度规范的内涵,使之沦为公众情绪的工具,使理性的制度设计异化。即如将不动产登记全国联网视为反腐利器,将会导致“地下房产”的非法交易,使楼市更加紊乱。再如不给以人查房设置防火墙,人人得而查之,那么公民的隐私权就难以保障。好制度首先在于权利维护,而不在于惩恶。以人查房,必须合法规范。 同样,不动产登记全国联网,固然可以查清每个人买了多少房,但也并非为了打击炒房,更不是“关门打狗”降房价。楼市调控是系统工程,楼市有周期,受市场供需、政策走向、财税设计、金融环境等诸多因素影响。靠不动产登记全国联网系统就能遏制炒房、降房价?显然不可能。但可以肯定的是,这一制度将摸清全国不动产的家底,有助于楼市因城施策、精准调控。 最大的猜测来自于不动产登记全国联网是为开征税做准备。正如前述,这一制度有助于摸清全国不动产的家底,对于未来开征税提供了准确的数据支持。 但是,不动产登记全国联网,并不意味着税开征临近。毕竟,开征税需要立法,而立法程序是复杂、严谨的。据悉,税并没有纳入今年的立法规划,因而税立法还是远景。更重要的是,在楼市还存在诸多制度短板的现实中,当务之急是补上制度和监管短板。 因此,不动产登记制度实现全国联网,是完善制度的基础性工作,而不能功利化想象。□ .张.敬.伟来源:《每日经济新闻》国内统一刊号 CN51-0127 全国邮发代号 61-1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