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9-03-29 | 栏目:国内 | 点击:次
编者按:2016年12月24日以整版的篇幅刊发了年终特别报道——网贷行业变局之年,本报互联网金融报道组通过详实的数据、扎实的采访、理性的分析,认为网贷行业五大拐点已经呈现。那么,度过风雨飘摇的2016年,2017年网贷行业将走向何处?今日本版推出备受业内及投资人关注的2017年网贷行业五大悬念。 一年过渡期已过三分之一 P2P平台整改进度恐要爽约 自去年4月份国务院印发《互联网金融风险专项整治工作实施方案》以来,作为互联网金融行业之一的网贷行业就成为监管重点整治的对象,因为不管是总的成交规模、用户数量还是恶性事件的影响力,网贷行业都处在风口浪尖。 此后,为进一步明确整治整改的操作细节,2016年8月份,银监会等四部委发布了《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管理暂行办法》是一种运用高科技来促使金融服务更富效率的商业模式,其基于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区块链等一系列技术创新,正全面应用于支付清算、借贷融资、财富管理、零售银行、保险、交易结算等六大金融领域。 2016年,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智能投顾等概念大热,受政策扶持,金融科技成为资本争相追逐的新风口。目前,包括阿里、京东、百度、腾讯等新金融巨头在内,业内许多互金平台都将自身定位为金融科技公司。正如当初“互联网金融”概念被疯狂追捧一样,2016年金融科技的“非理性”火爆,一方面显示出其已成为众多公司在新金融领域的最新布局点,另一方面再次暴露出行业鱼龙混杂、泥沙俱下的发展弊病。 有业内人士对记者指出,在金融科技领域有些平台布局较早,致力于通过科技手段提升金融服务的效率、推动金融服务变革,并将技术输出作为链接更多企业、构建更大生态的重要“工具”。但也有非常多的平台根本没有技术突破,只是从互金平台改称为金融科技平台,大有“强抱”金融科技“大腿”的嫌疑。 对此,许泽玮认为,“这些平台一方面希望借此概念炒作自身,另一方面也希望借此摆脱P2P的标签”。但也有从业者持不同观点,他们认为之所以越来越多的互金企业强调金融科技,其实是希望缓解监管压力。 尽管业内有不少“浑水摸鱼”的搅局者,但不可否认,当互联网金融行业进入行业洗牌期之时,科技显然已经成为平台的战略核心。金融科技的落脚点在科技,因此许多真正的金融科技公司正在充分挖掘技术的力量,推动传统金融业的变革。 基于“金融+科技”的深层次融合,行业将2016年定义为金融科技元年。这一年中,大数据征信得到了互金平台的广泛应用,阿里、京东、腾讯的海量交易数据、社交数据,成为央行征信体系的有益补充。京东云、阿里云也形成了包含基础设施、运算平台乃至整套管理、软件解决方案的服务体系,正在为政务、电商、物流提供解决方案。人工智能方面,的“摩羯智投”、宜信推出“投米RA”等引领着智能投顾的发展。区块链技术在金融领域也发挥着重要作用,在虚拟货币、跨境支付与结算、票据与供应链金融、证券发行与交易及客户征信与反诈欺等被深入应用。 展望未来金融科技发展形势,业内普遍认为2017年金融科技将有突破性发展。紫马财行CEO唐学庆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认为,2017年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人工智能等金融科技服务将从“概念”阶段进一步落实到互金平台的日常运营层面。不仅能针对平台的资产获取、风险控制、信息披露、贷后管理、逾期催收等运营需求提供个性化的智能解决方案,也将有效解决大数据风控难题,全面降低互金信贷集中风险,进一步提高互金产品质量及服务效率。 .中.国.经.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