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国内 >

五大城市群重新定义区域价值 人口导流成竞争关键

时间:2019-03-29 | 栏目:国内 | 点击:

10年前,国家发改委长三角区域规划综合组成员、上海社科院城市与人口发展研究所所长郁鸿胜撰文提出,“城市群竞争力决定中国发展未来。”  当前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要求必须探索多极化区域协同格局并带动整体的发展思路,使得继珠三角、长三角之后,京津冀、长江中游城市群、成渝城市群等国家级城市群浮出水面。  12月21日,由媒体与成都商报主办的第六届中国价值地产年会暨2016年中国城市价值白皮书发布会在成都举行,中国社会科学院城市与竞争力研究中心主任倪鹏飞表示,一个国家的城市群要多中心,尤其是长三角、京津冀、珠三角与成渝贵四大城市群正在迈向高级城市群。比如大家都讲成渝地区,但其实为成渝贵。  媒体记者注意到,上述五大城市群基于不同的资源禀赋与历史积淀,在发展定位与思路上差异较大,尤其是后发的成渝城市群正在加速从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型,被普遍看好。  五大城市群格局演化  2014年初,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认为城镇化是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是解决农业农村农民问题的重要途径,是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的有力支撑,是扩大内需和促进产业升级的重要抓手。  2015年,西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杨佩卿在《光明日报》上撰文称,京津冀、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三大城市群以2.8%的国土面积集聚了18%的人口,创造了36%的国内生产总值,成为带动我国经济快速增长和参与国际经济合作与竞争的主要平台。杨佩卿指出,新型城镇化的一个重要内涵就是大、中、小城市与小城镇协调发展。合理控制大城市过度扩张,加快健全中小城市硬件设施和软件服务,注重产业的合理布局与配套集群发展,引导人口和产业集中集聚,形成大、中、小城市合理有序发展格局,促使城镇地理空间优化、中心城市与卫星城镇共同繁荣等。  2016年4月份,国家发改委规划司司长徐林在介绍国家新型城镇化推进情况的新闻发布会上说,“进一步编制实施城市群规划。未来以城市群为主体形态的城市空间战略格局是不会改变的,也是符合规律的。通过城市群规划,特别是通过加强城市群综合交通网络的建设来合理地引导、支撑城市群的合理发展”。当月,成渝城市群发展规划获得国务院批准,成为推进西部大开发和长江经济带建设等重大战略契合互动,释放中西部地区巨大内需潜力,拓展经济增长新空间的重要新契机。  2016年9月份,郁鸿胜在《风口上的长三角》演讲中表示,中国城市群规划实际上是按照国务院批复的中国城镇化规划制定而来,在批复过程中,已经把城市群规划解释得非常清晰了。  “城市群的发展是城镇化发展的主体。”郁鸿胜指出,城市群可以解决一些城市发展过程中自身不能解决的重大问题,尤其是在房地产开发过程中则更重要。  按照中国社科院的最新研究成果,当前,像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与成渝贵四大城市群在向高级都市群迈进。倪鹏飞表示,长三角城市现在不仅要变成世界级城市,还要变成超级城市。  城市群定位与功能错位竞争  倪鹏飞认为,现在构建网络化的城市体系,在金融、文化、服务、科技、制造等方面,不同城市及不同城市群的功能可能不一样,侧重点不同,他们之间存在着相互分工合作的、互补的、平等的关系。  2016年6月初,国家发改委与住建部联合印发了《长江三角洲城市群规划》。这一远景规划消息一出,立刻引来社会热议。尤其是作为引领长三角城市群核心地位的上海,也发布了《上海城市总体规划(2016~2040)》(草案),被赋予了“全球城市”的新定位。  郁鸿胜说,长三角城市群规划的一个新亮点是“一核四带五圈”的网络化空间格局。一核就是上海;“四带”就是沿海发展带、沿江城市带、沪宁合杭甬发展带、沪杭金发展带;“五圈”就是南京都市圈、杭州都市圈、合肥都市圈、苏锡常都市圈与宁波都市圈。  按照规划定位,长三角城市群将打造世界级城市群,对标美国东北部大西洋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