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9-03-29 | 栏目:产业 | 点击:次
捷量公司通过不法手段获得多家保险公司的保单信息,随后指使公司业务员冒充上述保险公司客服,诱骗客户提前退保,购买该公司非法理财产品。嫌犯如保健品营销一样打亲情牌,中老年人占据受害者八成至九成 2018年4月,上海公安机关查处一起上海捷量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假冒保险公司名义,通过信函、短信、电话诱骗保险公司客户退保转购理财产品,从而实施非法集资犯罪的新型案件。图/视觉中国 【天天财经】(记者 朱亮韬)5月15日,记者从上海市公安局经侦总队了解到,2018年4月,上海公安机关查处一起上海捷量投资管理有限公司(下称)假冒保险公司名义,通过信函、短信、电话诱骗保险公司客户退保转购,从而实施非法集资犯罪的新型案件。 根据警方介绍,2015年2月至今,捷量公司通过不法手段获得上海市多家保险公司的保单信息,随后指使公司业务员冒充上述保险公司客服,采取随机拨打电话、发短信等方式联系上述保险公司投保客户,诱骗客户提前退保,购买该公司非法理财产品,并承诺年化8%至10%不等、保本保息的固定收益。 而截至案发,捷量公司共吸收8000余名投资者共计3亿余元资金,涉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据一位办案民警林琛介绍,该公司的理财投资项目实际并不存在,资金基本用于“借新还旧”、公司运营支出和相关人员挥霍。案发时,捷量公司的人数规模约在100多人。目前,公安机关已对徐某、成某等2名主要犯罪嫌疑人采取刑事拘留强制措施,并已对保险信息的泄露源头实施打击。 和其他非法集资相类似的是,这一案件主要以辨识能力较弱的老年人为诱骗对象,3000余名投资者中,中老年人占据了八成到九成的比例。“捷量的这个案件里,相关人员就是跟老年人打亲情牌套近乎,比如一起喝早茶、逛街、散歩,假装对你日常生活上的关心,以此来获得老年人的好感和信任,再忽悠推荐相关产品。”林琛介绍说。 这种情况并不只在本案中出现。上海市公安局经侦总队的一名相关负责人介绍说,公安机关在侦办非法集资系列案件时发现,相关涉案公司的主要犯罪特征之一,就是会以“中老年人”为目标群体进行非法集资。 例如,在上海经侦总队侦办的另一起案件中,涉案公司人员会先从中老年人聚集的的场所如公园、广场和老年大学等地入手宣传,再到组织老人饮早茶、旅游、送礼物等方式拉关系,随后再邀请老人参观考察、营造繁荣假象骗去老人信任。此外,在另一些案例中还会出现相关公司与养生保健公司业务员串通、甚至直接在中老年人群体中雇佣职业说客的情况。 [财新传媒新近在微信平台推出实验性单品“我闻”/“金融人·事”,对金融圈有更多垂直报道。可点此。] 此篇文章很值赞赏激励一下首席赞赏官虚位以待赞赏是一种态度1元3元6元12元50元108元其他金额金额(元):点击发送赞赏 耶路撒冷美国新使馆开馆 伊万卡代表特朗普出席 印尼教堂连环爆炸已致11死41伤 总统赴现场视察 金正恩会见到访的美国国务卿蓬佩奥 5·12十周年纪念日 遇难者家属前往北川遗址祭拜 三名被朝羁押美国人获释回国 特朗普亲自迎接 菲律宾贫民窟被塑料垃圾包围 儿童垃圾堆中玩耍 “5·12”地震十周年 千里大转移纪念活动在四川德阳举行 走进英国机器人工厂 新款人形机器人样貌逼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