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评论 >

厉以宁:没有结构性改革 经济实力再怎么也上不去

时间:2019-03-29 | 栏目:评论 | 点击:

12月23日,第20届北大光华新年论坛在北京举行,本届论坛以“美好中国:敢当与前行”为主题,旨在致敬改革开放40年,展望发展新愿景。 论坛上午场主要围绕“中国经济发展新远景”议题展开,改革开放40年“改革先锋”称号获得者、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名誉院长厉以宁出席论坛并发表主旨演讲《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与民营企业发展》。 厉以宁在演讲中表示:“”加速了中国经济的发展,包括民营企业的发展。随着海外市场的开辟,与外国企业合作经营并参与到“”建设的民营企业也越来越多。广泛地参与国际合作与竞争,将有利于中国民营企业的进一步发展。 厉以宁认为,迎接“”的新高潮,民营企业自身需要加快改革。“从目前的情况来考察,中国的民营企业必须调整结构,而且这是长期调整,以迎接‘’经济发展的新形势。”他说,“民营企业,无论规模多大,不注重设备的更新、技术的更新和营销方式的更新,迟早要被淘汰。” 厉以宁同时提醒:“今天再进一步发展经济,一定要把路线搞对。路线已经不是从前的单纯引进来机器设备了,重要的问题是跟上世界的潮流,要有制度创新,技术创新,品牌创新。这都涉及到结构性改革的问题。” 厉以宁认为,充实GDP的内涵比扩大GDP的数据更加重要,并结合历史经历阐述了中国进行结构性改革的重要意义。 鸦片战争期间,中国实力不敌英国的根本原因在于结构性问题。英国及欧洲大陆的国家早在19世纪40年代就已认识到改革的必要性,英国已经开始向全世界输出汽车、军舰等代表性的工业产品,德国、法国、西班牙等多国已经将经济发展重心转向重工业,与此同时中国还停留在生产丝绸、茶叶,从国外进口机器设备的阶段。这使中国经济实力与欧洲国家之间出现悬殊的差距。 因此,厉以宁认为,中国经济若想实现进一步的发展,关键要点是找对发展的路线,在自身经济的结构上做出改革,同时有制度的改变相配合。 厉以宁在讲话最后表示,结构性改革不是一种标语,也不是一种观点,而是需要社会各部门脚踏实地完成的工作,结构性改革是与改革开放紧密相连的一部分。只有抓好结构性改革,中国经济发展才能走上新路。□ .高.姝.睿 .华.尔.街.见.闻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