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9-03-29 | 栏目:评论 | 点击:次
无论是市场也好,卖方分析师也好,对基本面的扎实研究终将会是有回报的,市场对好公司的奖励只会迟到,不会缺席。 国内投资者通常对A股抱怨颇多,可能是因为“熊长牛短”,缺乏赚钱效应。与此同时,美国股市却经历了长达9年的牛市。但如果把历史拉长了看,会发现美国股市在过去147年历史中,有近三分之一的时间里,标普的实际收益率为负值。而A股以及估值变化。那么把历史拉长来看,究竟哪个因素主导了股票的长期收益呢? 美股最大贡献来自股息,“心动”主导波动 根据诺奖得主·希勒在其个人网站上提供了标普500指数从1871年至今的股价、股息、盈利等数据,我们认为,140多年的样本长度可以充分保证研究结论的有效性。结论如下: 1、股息收益率是美股最稳定且贡献最大的收益率来源; 2、企业盈利增速是美股收益率的第二大来源,如果进一步拆分,通胀对盈利增速的贡献超过了企业实际盈利增速,且实际盈利增速具有很大的波动性; 3、估值对美股长期收益率的贡献最小,却也是最大的波动来源。 为了便于更直观的展示,我们对股票收益率的四个组成部分取对数依次加总,从图中可以清晰的看出美股收益率的主要特点。 如表格所示,标普500指数从1871年至2017年,获得了年化收益接近9%的回报,其中,股息收益率为4.5%,EPS年化增速为3.9%,而估值仅贡献了约0.5%的年化收益,标普估值从1871年的11.9倍,提高至2017年的24.3倍。 尽管长期持股能够获得稳定的回报,但9%年化收益率的背后,仍然有着非常大的波动,过去147年中,有接近三分之一的年份,标普的实际收益率为负值,其中,有5次超过30%的大幅回撤,股息收益率为1.4%,而估值贡献为负值,经历53个季度之后,万得全A指数平均估值已经从21倍降至13.7倍。 尽管A股周期较短,但是依然取得了7-10%的年化收益率,以上证综指为例,96年至今,有接近一半的年份取得负收益,高波动、高收益是A股的典型特征。 如果进一步对收益率拆分,我们可以发现,尽管长期来看,A股收益率主要由盈利增速贡献,但估值在短周期层面对A股收益率仍然起到主导作用,除2017年之外,我们很少看到纯盈利驱动的行情。 从指数层面整体分析,除了样本因素所限之外,仍然不能避免一些特殊因素的影响,比如壳资源炒作、定增并购重组等事件对A股市场短期形成的价格扭曲往往会具有放大作用,更有效的方法还应该聚焦到个股层面,应该进行自下而上的分析。 我们取2005年之前的上市公司为样本,考察了股票EPS年化增速。 2、大多数公司获得了与EPS增速相匹配的回报率,盈利增速越高的公司获得的年化回报率越高,但是我们同时发现,市场敢于给溢价的好公司仍然是稀缺的,以1%EPS年化增速匹配1%年化回报率为标准,只有少数公司(不足2成)获得了显著高于其EPS增长的回报率,大多数公司围绕在1:1的标准附近。 3、既有EPS高增长的公司取得了明显低于其EPS增速的收益,也有EPS负增长的公司取得了正收益,这可能暗含了两点启示,一是市场对上市公司的定价是动态调整的过程,愿意以更高的价格持有一些虽然现在盈利不好,但未来可能会好转的公司,同时也不愿意持有那些尽管现在盈利好,但未来不确定性较大的公司;二是长期的壳价值炒作扭曲了市场的投资理念,致使很多绩差公司获得了与其业绩增速不匹配的收益。 尽管未来这种扭曲会得到纠正,但在市场经济体系尚不健全的背景下,A股长期以来形成的投机氛围在短时间内仍然很难得到根本扭转。 通过对美股和A股长期回报因素的分析,核心观点其实只有一个:无论是市场也好,卖方分析师也好,对基本面的扎实研究终将会是有回报的,市场对好公司的奖励只会迟到,不会缺席。 (本文作者介绍:首席经济学家。) .中.泰.证.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