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9-03-29 | 栏目:评论 | 点击:次
十年前的9月15日,全球知名投行美国雷曼兄弟因资金链断裂轰然坍塌。雷曼兄弟的破产,也成为2008年全球性金融危机的“导火索”。此次金融危机,对全球经济、资本市场等方面都产生了重大影响,直到十年后的今天,危机的阴霾仍若隐若现。 十年后的今天,美国牛市依然。以道琼斯指数为例。2009年3月份,受金融危机的影响,道指创出6469.95点的低点,如今,道指在26000点一线震荡。十年来,美国股市保持长牛,并不断刷新历史性的高点,个中甚至连像样的回调都没有出现。反观A股市场,2008年10月份创出1664.93点,如今在2700点一线震荡。虽然说股指保持了增长,但涨幅不过62%,然而道指涨幅则超过3倍。而且,与道指连创新高不同,不仅没有跨越2007年的历史性高点6124点,甚至离2015年的高点5178点还有不少的距离。 美股这十年来的走势堪称辉煌,但A股自2015年的牛市行情之后,近几年来股市表现低迷,特别是步入2018年以来更是如此。2018年股市表现糟糕,虽然不乏GDP增速回落、中美贸易战的大环境影响,不乏IPO常态化与解禁限售股套现常态化的因素,但对于金融危机十年来的股市,进行深刻的反思,却是非常有必要的。 相对于十年前,A股挂牌的上市公司已超过3000家,境内机构投资者进一步壮大,而且,QRFII进来了,沪深股通开闸了,A股纳入MSCI指数了,A股在吸引外资方面也得到极大的改善。另一方面,上市公司在市值方面也出现新气象。比如10年前上市公司市值普遍偏低,超过500亿市值的上市公司都不多见。如今,上千亿市值的上市公司不在少数,甚至超万亿市值公司也很常见。这一切的变化,其实都见证着A股的进步。 但10年来,A股“牛”短“熊”长的格局没有发生任何变化,虽然不能以指数的涨跌论“成败”,但至少,A股的“牛”短“熊”长的特性,也折射出股市本身所存在的问题。个人以为,这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股市的错误定位没有丝毫的改变。2017年最有代表性。在IPO常态化的指挥棒下,2017年A股发行新股438只,超过历史上任何一个年份,也成为IPO之最。但2017年却并非股市表现最好的一年,去年股市演绎着“二八现象”,蓝筹股与白马股表现优异,而更多的个股以下跌作为“主旋律”。尽管去年投资者亏损严重,尽管股市表现不佳,但仍然将IPO进行到底,也导致股市不堪重负。 二是限售股解禁后套现对市场产生巨大的压力。限售股犹如悬在A股头顶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尽管证监会对限售股解禁后的减持进行了规范,但其压力并没有减少。而且,随着A股IPO的常态化,今后将会产生更多的限售股,由此也导致市场上出现了限售股套现的常态化。毫无疑问,这一问题不可回避。如果得不到妥善的解决,A股市场就会变成套现者的乐园,而变成投资者的梦魇。 三是投资者保护仍然做得不到位。一方面与监管部门所采取的措施有关。比如像内幕交易、操纵市场的行为,都会损害到中小投资者的利益,但即使是相关违规违法行为被查处,增收的只有国库,利益受损的投资者是无法得到补偿的。另一方面是违规成本低。这是导致投资者保护不到位的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 事实上,上述三个方面的问题一直存在。虽然10年间市场上不乏呼吁的声音,但大都成为过眼烟云。而上述三个方面问题的存在,也与制度建设存在漏洞、市场监管存在缺陷以及投资者保护存在短板密切相关,A股10年来表现差强人意,也是这些因素叠加后的结果。 金融危机10年之后,再回头检视一下A股,投资者最深的感受,恐怕是A股并不是适合投资的场所。虽然市场规模扩大了,机构投资者壮大了,某些方面市场也进步了,但这些变化,都不如投资者对于套牢与亏损的感受更为真切。因此,对于A股市场,不仅投资者应该反思,作为市场的监管者,更应该进行深刻的反思。如何让我们的市场变得更健康,运行更稳健,如何让A股兼具投资与融资的功能,值得市场参与者仔细思量。 .价.值.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