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9-03-29 | 栏目:评论 | 点击:次
杠杆转了一圈,从地方政府、企业,很有可能转到家庭。 8月8日,上财高等研究院的田国强、黄晓东、宁磊、王玉琴发布研究报告《警惕家庭债务危机及其可能引发的系统性金融风险》。 报告警示,家庭债务逼近家庭部门能承受的极限,从家庭债务占GDP的比重来看,截至2017年,比值不高,仅为48%,但已远远超过其他发展中国家。 按照研报,我国GDP与居民收入之间的相关性较弱,家庭部门加杠杆的主体——城镇居民收入增速远远落后于GDP的增速,这正是我国和其他国家的不同之处。 家庭流动性命悬一线。衡量国内家庭债务水平时,不能只看其他发达国家使用的指标,应该更多地关注适合我国的指标,即家庭债务与可支配收入之比。截至2017年,我国家庭债务与可支配收入之比高达107.2%,已经超过美国当前水平,逼近美国金融危机前峰值。并且,由于隐藏的民间借贷等无法被统计的部分,实际上中国很多家庭已处于入不敷出的状态。 居民财富有三大特色:一是GDP增长,居民收入不怎么长;二是居民财富主要集中在。三是去杠杆债务一爆雷,居民财富没人管,成为主要受害者。 按照家庭金融数据最完善的西南财大甘犁团队的数据,工薪阶层的负债确实在上升。 去年12月发布的报告,给出了工薪家庭的情况。甘犁团队将工薪阶层定性为:指依靠务工获取薪金收入的人员,受雇于他人或企业,并签订了正规劳动合同的人群,无论收入高低均定义为工薪阶层,工薪阶层人数为2亿。 在工薪家庭中,约有11.3%的工薪家庭债务收入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