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9-03-29 | 栏目:评论 | 点击:次
前不久,为规范金融机构资产管理业务,央行、银保监会、证监会、国家外汇管理局等四部委联合发布了《关于规范金融机构资产管理业务的指导意见》(下称“资管新规”)。资管新规的出台,意味着国内的资管市场步入了统一监管时代。 有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17年末,金融机构的资管业务总规模已达百万亿元。其中,银行表外理财产品资金余额为22.2万亿元,信托公司受托管理的资金信托余额为21.9万亿元,公募基金、私募基金、资管计划、基金及其子公司资管计划、保险资管计划余额分别为11.6万亿元、11.1万亿元、16.8万亿元、13.9万亿元、2.5万亿元。如此庞大的资产规模,如果不进行统一的监管,一旦爆发金融风险,其后果是不可想象的。 资管新规从去年2月份的内部稿到此次出台,历经一年多时间,监管部门为之做足了功课,因而其中也不乏亮点。亮点一,资管业务定义得到明确:是指银行、信托、证券、基金、期货、保险资产管理机构、金融资产投资公司等金融机构接受投资者委托,对受托的投资者财产进行投资和管理的金融服务。相对于征求意见稿,其“外延”扩充至金融资产投资公司,从而有利于日后对金融资产投资公司资管业务进行监管。亮点二,打破刚性兑付。资管新规明确资产管理业务不得承诺保本保收益,并且要向投资者传递“卖者尽责、买者自负”的理念,打破刚性兑付,保本理财从此将走向终结,也能消除资管产品间的不正当竞争行为。亮点三,资管新规的过渡期延长一年半。征求意见稿规定过渡期为发布新规之日起至2019年年中,此次则延长至2020年底。延长过渡期,有利于金融机构更好地进行调整与转型,能将对市场的冲击减至最小。 监管套利、过度加杠杆、期限错配曾是众多资管产品的主要盈利方式,也是滋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重要领域。而且,金融机构资管产品中的资金,也有的即是来自银行。比如当年宝能收购万科股票的资管计划中,就有来自的132.9亿元的资金,其资管计划的杠杆倍数为2倍。一旦万科股价出现下跌引发资管计划爆仓,不仅会导致万科的股价大幅下跌,银行资金其实也处于风险之中。 从防范金融风险的角度,资管新规将过渡期延长,本身就是为了防范资本市场的风险。毕竟,百万亿规模的资管业务中,投资于资本市场的金额并不低。由于像借道信托、券商通道的资管产品今后面临着逐步退出的问题,无形中会增加市场的抛压。去年11月份公布征求意见稿时,由于过渡期只到2019年年中,存在时间紧,任务重的迫切感,客观上也给其时的市场造成很大的压力,沪深股市因之曾出现下挫。 资管新规的除嵌套、去通道化,同样意在防范金融风险。像某些资管产品存在层层嵌套的问题,导致其杠杆倍数成倍增加,市场上一旦出现风吹草动,要么资管产品面临爆仓的风险,要么导致股价产生剧烈震荡,进而放大了市场的风险。2015年A股市场出现异常波动,就是场外配资不断放大杠杆的结果,最终在市场上形成踩踏,而市场为之付出的代价是非常巨大的,这样的教训必须吸取,这样的故事显然不能再重演。 .价.值.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