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9-03-29 | 栏目:评论 | 点击:次
新华社:积极稳妥扩大金融业对外开放 助推做大做强 题:积极稳妥扩大金融业对外开放 助推金融业做大做强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扩大金融业对外开放是我国对外开放的重要方面。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有序开放银行卡清算等市场,放开外资保险经纪公司经营范围限制,放宽或取消银行、证券、基金管理、期货、金融资产管理公司等外资股比限制,统一中外资银行市场准入标准。 业界认为,这些大力度举措标志着我国金融业对外开放正在进入全新阶段,必将助推我国金融业做大做强。 释放金融业对外开放积极信号 实际上,2017年以来,我国不断释放出进一步扩大金融业对外开放的信号。 去年11月,作为中美元首会晤达成的一项重要共识,中方按照自己扩大开放的时间表和路线图,将大幅度放宽金融业,包括、证券基金业和保险业的市场准入。 在此后的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财政部副部长朱光耀详细介绍了中国将在金融业开放上采取的具体举措,包括将单个或多个外国投资者直接或间接投资证券、基金管理、期货公司的投资比例限制放宽至51%,取消对中资银行和金融资产管理公司的外资单一持股不超过20%、合计持股不超过25%的持股比例限制等。 针对这些安排,相关部门已经在行动。中国证监会近日表示,拟修订《外资参股设立规则》,拟以《外商投资管理办法,更多金融活动和金融行为纳入管理;根据提请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审议的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将组建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 专家认为,一系列的制度安排必将为扩大开放后加强金融监管提供有力保障,确保金融业在对外开放中稳步前行,推动我国由金融大国向金融强国的转变。 “要使我们的监管水平和开放程度相适应,在开放中防范好风险,使得中国的居民和全世界的投资者在中国市场上更加便利,配置资源的效率更高。”易纲说。□ .赵.晓.辉. .李.延.霞 .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