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评论 >

叶檀:离开大城市的人 到底靠什么谋生?

时间:2019-03-29 | 栏目:评论 | 点击:

丨导 读 火灾不是开始,也不是结束。一线城市疏散人口是大势。从2015年开始,人口流向发生了巨大的转变,向一线城市进发的滚滚人口洪流戛然而止。不是一线城市的吸引力不够,而是长安大、居不易。 18号的一场火灾,在**之区又一批低收入人口失去居所。 有报道为证。 11月25日,《北京晨报》报道,北京市丰台区方庄地区开展安全隐患大排查、大清理、大整治专项行动,针对地下空间的安全隐患,从11月20日到24日的五天时间里,关闭地下空间房屋450间,拆除房屋300余间。 房间大致在4到10平方米之间,恰恰就是低收入苦力们的最后一片居所。这座大城市最便宜的居住地之一,500到1000元买到一张床。 火灾不是开始,也不是结束。 一线城市疏散人口是大势。2015年12月7日,《关于制定北京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全文公布。到2020年,城六区常住人口将下降15%,约200万人。 2017年3月28日,北京规划国土委发布通知称,《北京城市总体规划,以15-64岁劳动力为调查对象,收集5个层面的资料:个人层面的比例不高。 现在的劳动力在乡镇接受过义务教育,几乎都没有有意识的培训过,洗洗脚,到城里打工,或洗碗,或当泥水工,或自己开个小铺,或者去流水线,糊口而已。 每个城市都想发展高端产业,发展金融服务业,在未来的十年内基本不可能。未来经济发展比较好得话,发展中高端制造业,前提是,绝大部分接受过九年义务教育的劳动力,都接受过技能培训。 为什么中国多子多福的传统文化根基没有动摇?经济学上的解释是,对这些人来说,多子意味着生存的保障,没有孩子,等年纪老了,就是死路一条。 反过来说,孩子对他们来说是对冲风险的唯一手段,大城市要赶走这些人,只要不让他们的孩子在城里读书,就算是绝了他们最后一条上进之路了。 这些人也回不去农村,不仅因为不会种田,也因为中国农村人均拥有的承包地只有巴掌大,根本无法承载如此之多的人口。在低端市场的这些人,不可能成为中国农业科技化的主力,农业的变化,靠的不是出来打工的农民。 离开北京的人口,生存技术不会上升,他们要的是一块落脚地,让他们失去生存空间,就是让我们自己失去生存空间。 最好的办法,像80年代的浙江、广东,允许搞活市场经济,动批在北京呆不下,那就到通州呆着,目前华北市场经济不够发达,赶紧在北京主城工周边地区建立市场经济的另一个中心。 这几百万人,起码还有糊口的地方。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