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评论 >

杜坤维:商业银行为了达到定向降准而削足适履未必合适

时间:2019-03-29 | 栏目:评论 | 点击:

商业银行为了达到定向降准标准,不可操作之过急,古训说得好心急吃不了热豆腐,要防止中小微企业不良贷过高伤及自身利益。 中国人民银行14日公布的数据显示,9月人民币贷款增加1.27万亿元,社会融资规模增量为1.82万亿元,双双超出市场预期。说明商业银行放贷冲动依然十分强烈,央行宣布9月底央行公布根据国务院部署,为支持金融机构发展普惠金融业务,聚焦单户授信500万元以下的小微企业贷款、个体工商户和小微企业主经营性贷款,以及农户生产经营、创业担保、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助学等贷款,人民银行决定统一对上述贷款增量或余额占全部贷款增量或余额达到一定比例的商业银行实施定向降准政策。凡前一年上述贷款余额或增量占比达到 1.5%的商业银行,存款准备金率可在人民银行公布的基准档基础上下调0.5个百分点;前一年上述贷款余额或增量占比达到10%的商业银行,存款准备金率可按累进原则在第一档基础上再下调1个百分点。上述措施将从2018年起实施。 由于降准释放的资金成本大约远低于央行逆回购、麻辣粉、酸辣粉操作的资金利率100-200个基点,上档利率差基本上等同于目前商业银行的净息差,更为关键的是资金期限不是几天几月一年,而是无限长,可以用于长线放贷获得更多的息差收益,实现利益最大化,尤其是目前存款流失十分严重,今年以来有近3万亿元存款从银行体系流出,银行对资金是求知若渴,商业银行突击加大中小微企业放贷力度,获得降准资格的冲动是很强烈的,加上本身放贷冲动异常强劲,笔者担忧商业银行短期内对中小微企业过度放贷,造成资产不良贷升高,将对冲资金成本下降对于商业银行的利好。 中小微企业融资难与贵是一个现实问题,银行加大支持力度本身无可置疑,但是中小微企业财务不透明,往往是一人说了算,资金使用非常随意监管难度很大,加上经营不稳定,可抵押资产很少,信用较差,资产质量不高,是银行不良贷的重灾区,小微企业贷款16年一季度不良率达2.7%,比年初增加了0.1个百分点,且高出银行一季度不良率1.75%近1个百分点。二季度银行整体不良率上升至1.81%,创近7年新高,由于小微企业方面没有公布数据,但猜测应该也会很高。进入17年以来,代表中小微企业景气度的财新PMI也不见有多大起色,官方公布的PMI分类指数也一直在50以下,说明中小微企业整体经营依然不见起色,不良贷笔者估计依然要远高于大中型企业,其贷款风险依然很大。 是零售银行转型的代表,长期深耕于中小微企业的零售贷款,经验更为丰富,积累的资源也更多,也很难逃脱中小微企业不良贷升高的窘境,2015年,小微贷款的不良率1.54%,同比上升0.46个百分点,面对风险加大的小微企业,2015年的适当放缓了小微贷款。根据年报显示,2015年的小微贷款余额为3090亿元,较上年末下降7.94%,占零售贷款比重为25.55%,较年初下降9.59个百分点。 作为零售银行转型代表,尚且不能有效规避中小微企业尤其是小微企业过高的不良贷,那么那些平时不注重中小微企业贷款的银行,虽然也有普惠金融部门成立,但 经验和资源、渠道、人才储备更加不如,如何识别中小微企业尤其是小微企业的风险,选择诚信度高的中小微企业放贷,选择那些有发展前途的中小微企业扶持,这是一个很现实的问题。 面对央行定向降准举措,低廉长线资金的诱惑,商业银行总行有可能逐步发放中小微企业贷款计划给分支机构,并加大考核力度,如果措施较为激烈,考核有较强激励性,可能让基层机构有太多冲动放贷,在时间较为紧张下,可能导致缺少对放贷对象的深度调查、研究,放贷门槛降低,让一些不具备贷款资格的中小微企业获得贷款,或者是增加授信额度,加大商业银行资产未来潜在风险。 虽然加大贷款可以让商业银行获得央行定向降准资格,可是在贷款资产鱼龙混杂下,一旦后续不良贷快速升高,将危及到银行资产的质量,笔者觉得是得不偿失的,因此支持中小微企业固然重要,获得央行定向降准资格固然重要,但是不能因此放松审核标准,要尽量确保保证银行资产的安全,为了达到定向降准标准而削足适履,这做法未必太好,如果脚削了,标准还不一定达到,那真是十分的痛苦,即使标准达到,不良贷高企,19年也会落一个新的履不适脚,那就更是悲剧。 .价.值.中.国.网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