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评论 >

邓海清:此次资金紧张是利率的短暂波动

时间:2019-03-29 | 栏目:评论 | 点击:

2017年7月18日,央行公开市场操作净投放1700亿,连续两天大量净投放。九州证券全球首席经济学家邓海清点评认为,央行连续两日大量净投放后,资金紧张仍未得到有效缓解,这表明市场资金缺口超出了央行投放的规模。但此次资金紧张是利率的短暂波动,而不是利率的长期趋势;是缴税等客观原因和市场摩擦所致,而不是央行的主动紧货币。 央行18日公告称,“为对冲税期、政府债券发行缴款和央行逆回购、MLF到期等因素对银行体系流动性的影响”,这是央行进行大量净投放的主要原因。从货币市场来看,7月17日开始,货币市场利率明显紧张,7月18日央行第二次大量净投放之后资金紧张仍未得到有效缓解,这表明市场资金缺口超出了央行投放的规模。 邓海清认为,此次资金紧张是利率的短暂波动,而不是利率的长期趋势;是缴税等客观原因和市场摩擦所致,而不是央行的主动紧货币。此次资金紧张与2013年下半年或2016年底的资金紧张不同,当时的资金紧张主要是央行主动紧货币,其目的是为了通过货币政策去杠杆,2013年下半年是由中性货币到紧缩货币,2016年底是由宽松货币到中性货币;此次资金紧张则不是央行的意图,而是由于缴税等客观原因以及市场摩擦所致,不具备可持续性,利率中枢不会趋势性上行。 央行大量净投放表明央行货币政策仍然是中性态度,在资金紧张缓解之前,大量净投放趋势不会变化。“监管协调2.0”背景下,货币政策与监管的组合应当是“严监管+平货币”,在货币政策已经回到中性、监管已经趋严的情况下,没有再进一步通过收紧货币政策去杠杆的必要。从经济增长和通胀来看,目前并没有经济过热和高通胀的危险,也不存在因为增长和通胀紧货币的理由,维持央行货币政策中性、不松不紧的判断。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