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9-03-29 | 栏目:评论 | 点击:次
上半年的最后一天,6月30日,中国人民银行发布公告说,临近月末时点财政支出力度进一步加大,对冲央行逆回购到期后银行体系流动性处于较高水平,当日不开展公开市场操作。 即便本周五个工作日央行都没有开展公开市场操作,但市场利率总体走低。间同业拆放利率(Shibor)隔夜利率从周一2.7170%回落到周四2.5390%,周五隔夜利率虽反弹至2.6180%,但当天其他期限的利率总体仍在下行。 “今年年中的流动性压力比往年大,但实际上最后反而比往年更加稳定,这与央行流动性管理、市场沟通能力有了很大提升紧密相关。”中国社科院金融所银行研究室主任曾刚说,与往年年中相比,今年央行提前向市场释放了明确信号,较早投放了足额资金,使得年中流动性波动明显减小。 每年6月份金融市场都会面临流动性压力。今年随着去杠杆、强监管的推进,市场担忧情绪一度走高,Shibor利率上行。 在这样的背景下,央行5月底向市场喊话,表示已关注到市场对半年末资金面存在担忧情绪,拟在6月上旬开展MLF(中期借贷便利)操作,并择机启动28天逆回购操作,搭配好跨季资金供给,保持流动性基本稳定。 承诺一一兑现。6月5日,央行重启28天逆回购,开始提供跨季资金;6月6日,央行开展MLF操作,投放4980亿元一年期资金;直至6月22日,央行频频开展逆回购操作,单日逆回购最大投放量达到2900亿元,而且发布交易公告时还经常阐明理由,比如“为对冲税期和逆回购、MLF到期等因素影响”。 “央行不仅提前做了预期引导,而且操作提前量打得也比较足、资金期限也比较长,很快稳住了市场预期。”中国首席研究员温彬说,市场看到了央行言出必行,心里有了底,敢借出资金,风险溢价下来了,一度比较紧张的资金面缓解了。 曾刚介绍,很多时候资金面紧张未必是机构手上没有钱,而可能是出于对未来流动性的不确定性,不敢把手上的钱借出,或者加上很高的风险溢价才借出。所以需要央行与市场充分沟通,让市场明确央行的意图和流动性的前景。“沟通在当前货币政策操作中,实际上已经成为非常重要的工具。” 不仅是央行提前采取了有效措施,金融机构也在积极进行自身的调整。 董事总经理、首席宏观研究员李奇霖说,MPA(宏观审慎)考核新规实施后,特别是把表外理财纳入广义信贷考核后,金融机构也在逐步调整资产负债和经营模式,早就开始为跨季做准备。“在央行的悉心呵护与机构提前做足准备的双重作用下,现在银行体系的流动性是足够的。” 在6月上旬、中旬进行了较大力度较高频度的操作后,进入6月下旬随着财政支出力度加大,财政资金从央行账户源源流入银行体系,流动性处于较高水平,央行顺势暂停了操作。 过了年中关口后,货币政策操作又将会怎样? “下一阶段的货币政策操作取向要看国内外的最新形势。”温彬分析认为,一方面要看美国等主要大国货币政策的走向,另一方面要看二季度中国经济运行情况,特别是经济增速和物价情况,从而对货币政策做出有针对性和预见性的微调。 曾刚认为,从总体上看,未来货币政策依然要保持稳健中性,为宏观经济稳定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创造适宜的流动性环境。同时,要注意防止融资成本过快上升,货币政策要保持灵活性,兼顾多重目标。 (原标题:言出必行 平稳过关——点评6月份央行公开市场操作) .新.华.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