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评论 >

经济参考报:退市常态化 促进A股新陈代谢应成市场建设重点

时间:2019-03-29 | 栏目:评论 | 点击:

A股市场成功纳入MSCI,但市场化的改革仍需继续前行。其中,上市公司退市的常态化,是推进A股市场供给侧改革、改变证券市场生态环境的重要一环。当前应通过上市公司退市案例,不断强化投资者尤其是中小投资者的风险意识,真正实现“卖者有责”“买者自负”的市场法则。 在IPO扩容的大背景下,A股市场退市比率过低,这一现象近来颇受关注。众所周知,由于受到多方面利益掣肘,证券市场长期以来“只进不出”,导致市场优胜劣汰、优化资源配置的基本功能得不到充分发挥,助长了“炒新”“炒差”等投机行为的发生。因此,促进A股市场“新陈代谢”,应成为未来市场建设的重点。 对于投资者而言,对上市公司退市的心态则比较微妙。一方面,投资者尤其是中小投资者,对于财务造假、主业长期空心化的ST类公司,支持其退市的态度是坚决的,因为这些上市公司给证券投资带来不小风险。但另一方面,由于长期以来形成的“炒新”“炒差”传统,面对借壳、重组可能带来的巨大超额收益,投资者又往往对那些濒临退市,甚至是已经确定退市的股票趋之若鹜。 以(000033)为例,按照此前通知,2017年7月6日将是这家公司在A股的最后交易日期。6月20日,在经历了17个“一字跌停”之后,这家公司开板,当日成交金额高达1.96亿元,全天换手率高达37.17%。21日和22日,该公司股票分别大涨了7.32%和6.06%,成交金额分别达7371万元和4581万元。这意味着,尽管退市迫在眉睫,仍有不少投资者“飞蛾扑火”般进行豪赌。类似情形,在因造假上市而被强制退市的上也发生过。 这些令人“大跌眼镜”的赌博心态背后,反映出来的是投资者对多年来市场惯性的依赖。由于过去数十年来,真正从A股市场上退出的企业少之又少,绝大多数公司通常能够通过多种手段实现保壳,而一旦借壳成功,往往就会上演“乌鸡变凤凰”。 应当认识到,投资者的投资风格,根本上是由证券市场生态决定的。过去市场总量有限,退出机制又不顺畅,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中小投资者的投资风险,继而降低了这一群体的风险意识,助长其投机心态。但物极必反,这一情况或许不再重演。当前,从新股发行到并购重组,从一级市场到二级市场,整个证券市场生态环境正在发生变化。如果投资者缺乏足够风险意识,未来大规模、大比例的退市,将可能给一部分投资者甚至整个市场带来风险。 推进A股市场退市常态化,是证券市场健康发展的必由之路,这是各方共识。但我们也要认识到,退市本身重在改变市场的进出平衡与生态环境,与股指涨跌并没有必然联系。为了防止退市可能给部分风险意识偏低的投资者带来巨大损失、甚至因此影响到退市常态化的改革推进,眼下监管部门应通过退市案例,对投资者进行充分的风险教育,把证券市场“卖者有责”“买者自负”的市场法则真正落实到位,为稳步推进退市常态化创造条件。 (原标题:媒体:退市常态化 促进A股“新陈代谢”应成为市场建设的重点)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