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9-03-29 | 栏目:评论 | 点击:次
来源: 人民日报 本文来自人民日报,作者欧阳洁,原标题《“猫冬”过关行不通(金海观潮)》。 」前言: 人民日报22日发文称,面对持续的监管重拳,一些金融机构仍存在侥幸心理,认为躲过这一关后,还能“重操旧业”。然而,市场规范化的大趋势不会变,如果抱有幻想,就会贻误良机,错过转型的最佳时间窗口。金融机构要想走得远、做得大,就得坚守稳健审慎底线,正本清源,回归主业。」最近,上海银监局对4家银行开出8张行政处罚单,涉及其中的银行合计罚没超1000万元,引发市场关注。随后,山东银监局也连开7张行政处罚单。监管出重拳的态势俨然明晰,由此可见一斑。 就在市场略有紧张之时,银监会相关负责人表示,银行应审慎经营,但不应该紧张。政策会分步骤推进,给市场安排合理的过渡期。监管政策出台的目的是要“开正门,不走旁门”,只要是合法合规的业务,都会受到鼓励和支持;对不合规经营以及不利于实体经济发展、防范风险和市场稳定的,监管绝不手软。 今年以来,在防范金融风险、维护金融安全的背景下,监管进入近年来最严的一段时期。从3月底开始,银监会密集下发监管文件,条条直指当前运行中的乱象,触及可能导致市场风险的核心要害。然而,这些业务已经搞了多年,风险慢慢累积,如今整治起来恐怕难在短期内完成,不少机构仍然有路径依赖,业务掉头也并非易事。给银行足够的时间和空间调整,就是要避免在化解旧风险过程中再产生新风险。 但这并不意味着就此高枕无忧。短期内,政策会考虑的风险实际和承受力,稳妥推进,而从长期来看,金融机构增强自身风险防范能力、服务实体经济的大方向依然不改。面对最严监管,大多数机构开始清理残局,收缩前段时间过度膨胀的风险业务,比如赎回委托投资业务、减少同业投融资业务、规范信托业务等。但市场中也有一些不同声音,有人对此次监管是不是来真格的持怀疑态度,猜测这个阶段还要持续多久。 应当说,在一连串的监管重拳下,有些机构觉得“疼”,并不奇怪。目前的“急难重症”由来已久,不少业务经历数年发展已初具规模,体量不小,甚至成为一些银行主要的盈利来源。如果这些业务领域受到影响,对相关机构冲击不小,因而一些人存在侥幸心理,寄希望于“排查风暴”过境,监管松口,觉得现在只要“猫一冬”,躲过去了,未来还是能“重操旧业”。另外,过去的监管环境也容易让一些机构有此错觉,虽然防控风险的弦一直紧绷,但仍能在跨市场、跨领域之间找到监管的空白点,开展所谓低成本业务创新。有机构还在观望,期待像以前一样避开监管。 然而“形势比人强”,相关政府部门已形成维护金融安全的共识,金融行业各市场都将加强监管,那些曾经遗漏的监管空白点,在统筹监管的思路下,被一个个堵上,空子再难钻。现在各部门出台的政策都是切中行业薄弱点。再者,这些政策的出台并非一时兴起、空穴来风,而是监管部门已经把过脉,对当前金融运行的症结早有掌握,对症施药。猛药已下,需要看到病情有所缓解才会调方子。但不管怎样“调”,市场规范化、金融机构守法合规的大趋势不会变。如果还抱有幻想,可能就会贻误良机,错过转型的最佳时间窗口。 对于很多金融机构来说,眼下也是反思自身发展理念的好时机。防范金融风险、维护金融安全,不仅是监管部门的事,更是金融机构的责任。一些机构喜欢打监管“擦边球”,甚至把这当成自己“有本事”的体现,类似想法显然是剑走偏锋。风险管理是金融业的永恒主题,耍小聪明难成大器,要想走得远、做得大,金融机构就得坚守稳健审慎底线,正本清源、回归主业,在公司治理、经营理念、业务模式等方面来一场深度变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