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评论 >

马光远:房地产政策陷入可怕的“塔西陀陷阱”

时间:2019-03-29 | 栏目:评论 | 点击:

春节后“两会”前,观察市场的运行,总体的感觉是,比我们去年年底预判的要热,比统计局数字体现出来的要热: 北京因为土地供应的大幅度减少,二手房市场再次回暖,量价齐涨,人心仍然惶惶;再加上京津冀一体化的加速,北京周边,特别是新机场概念下一些热销楼盘仍然趋之若骛;去年的一些热点城市,好的楼盘仍然紧俏;海南的房价在经历多年的低迷后得益于雾霾在其他地方的肆虐而开始明显反弹;一些热点城市周边的三线城市,因为价格的溢出效应也在补涨,在严控的政策背景和“两会”前传统的淡季,仍然是热门的话题。 自去年“9.30”以来,政策风声鹤唳,高层不断喊话“房子是住的,不是炒的”,一些地方甚至明确表示“2017年房价环比不上涨”,但是,为什么市场仍然逆势而动,为什么买房者仍然罔顾已经很高的房价,漠视严厉的政策和官方的各种表态,以及统计局关于房价走势已经趋稳的说法而依然坚决的入市。 年后对市场的实地观察,以及参加一些经济论坛大家依然不改的对的关切说明:中国的政策真正陷入了“塔西陀陷阱”,无论如何表态,无论政策如何严厉,无论房价多高,大家集体行动的逻辑就是:不再相信政策会真的抑制房价,任何时候,买都是最正确的选择。 这种对政策一致投不信任票的“集体行动的逻辑”背后,折射的是政策屡屡无效,长效机制又处于真空状态下,买房者无奈又悲壮的选择。 简单回顾一下98年以来政策的变迁: 98年,市场化开启,成为经济新的增长点,投资额以每年超过20%的速度增长,导致2003年出现投资过热,房价快速上涨的态势。 2003年成为政策的第一次“拐点”,中央实施了以“管严土地,看紧信贷”为主的宏观调控措施;但市场化对政策置若罔闻,导致2005年政府出台更严厉的调控措施; 2006年5月17日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了促进健康发展的六项措施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