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评论 >

宋清辉:2017是中国经济触底反弹的关键年

时间:2019-03-29 | 栏目:评论 | 点击:

从2016年末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精髓来看,中央政府依然和以前一样,希望国家的经济能够稳中求进。稳是前提条件,进是发展的需求。简而言之,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透露出两大方面的重要经济信号。第一,实体经济发展将获政策支持。中国从低收入国家变成中等收入国家,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靠的是实体经济,今后要跨入高收入国家就要依靠实体经济。第二,国企改革进入“建设年”。与2015年并未提及国企改革不同,2016年的这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并强化了对国企改革的要求,并要求在电力、石油、天然气、铁路、民航、电信、军工等领域迈出实质性步伐。  除此之外,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给2017年定的任务主要有四个,第一个是继续推动供给侧改革,第二个是要振兴实体经济,第三个是要稳定房地产市场的发展,第四个是新型城镇化。  从上述四点来看,这和往年的工作安排似乎并没有多少差异,但从这个宏观环境来看,目前的经济基础是更加不容乐观,因此我们对自身也有了更新的定位。虽然目标看起来没有变化,但我们的精神状态已经发生了改变,尤其是在世界经济前景极为不明朗、欧元区面临大量不确定因素等综合不利条件的影响下,中国经济的企稳、经济数据的超预期的好转,为中国经济后期的发展注入了大量的信心。  从2016年的发展情况来看,供给侧的改革并非一帆风顺,以煤炭、钢铁行业去产能为例,这两大行业在2016年上半年的改革进程中因各种因素受到了各种阻力。这也意味着在2017年我国继续推进供给侧改革的过程中,需要对市场变化、需求做更为深入的了解,以此判断出实际需求以及未来的潜在需求,进行更为合理的生产安排,以免出现过量的供过于求以及库存难题。在推行过程中,政府也有必要出台相关的政策,一方面要向涉及供给侧改革的行业、人群宣传相关内容,告知供给侧改革的必要性,另一方面需要通过法律配合实施,对那些为了私利而影响到整体改革的行为进行严厉处置,才能更好的推动改革实施。  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还重点提到了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作为发展中国家,我国并不适宜像欧美等发达国家一样重点发展第三行业;作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民生的首要问题便是如何让所有老百姓都吃饱,若这一问题不能得到长期、有效的解决,全社会的稳定便可能会受到影响。因此,通过农业供给侧改革来提升农业人口收入、提升农产品质量、提升农产品产量等,这也是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  以农业为根基,实体产业便是带动经济腾飞的一对翅膀,振兴实体经济才能做到真正的科技兴国,才能实现真正科教文卫等各方面的综合发展、提升我国的综合实力以及国际竞争力。结合我国当前多数新兴企业以互联网为核心的背景,政府对实体产业的重视也是希望大众的创新、创业能够重新回到以服务实体经济当中,而非过多集中在互联网产业。  譬如电商的发展虽然如火如荼,但这必须有基础设施的建设才能实现,如果没有高速公路、没有高铁、没有机场、没有运输工具,也就不可能有电商的存在,因为各种货物都无法快速、准时运送。  也就是说,政府希望是产业能够在供给侧改革的背景下得到重视,实现转型升级、创新驱动、推动战略新兴产业发展。毕竟,只有实体产业稳定发展,互联网产业才能对实体产业起到如虎添翼的作用,其它的附属产业也才能蓬勃发展。  在产业发展当中,房地产也是一大实体产业,对广大人民群众而言,解决吃饭问题是一大根本,此外还要解决穿衣和居住问题,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的定位,更是惠及民生、贴地气的定位。此举意味着从2017年起,中国的房地产市场将发生根本性改变,让房市回归到基本居住功能,政府将会通过信贷、税收等政策对房市进行清楚的界定。  可以预见,2017年的财政政策将会更有力更有效,民资将直接受惠于“改革红利”。相较于2015年“积极的财政政策要加大力度”的提法,2016年末的这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则提出2017年“财政政策要更加积极有效”。措辞的变化说明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的基调未变,但更强调政策的“落地”。  与民生息息相关的实体经济,则亟需振兴。过去几年时间,由于需求疲软和产能过剩,实体经济投资回报率持续下降,造成实体经济出现脱实向虚的势头。为吸引民间资本,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特别强调“建设法治化的市场营商环境”:无论是面向未来的“公平竞争”,还是解决历史问题的“甄别纠正一批侵害企业产权的错案冤案”,目的就是保护民营企业家精神,支持民营企业家专心创业创新。事实上,中国真正的强国之路亦是在于振兴实体经济。  2016年底的这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2017年要继续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仅释放出2017年中国经济转型的新信号,而且关键节点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意义更大。毫无疑问,稳定增长已成为2017年中国经济主旋律,更是中国经济触底反弹的关键一年。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