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9-03-29 | 栏目:人物 | 点击:次
/天天财经(见习记者 张兰太)背景:《中国流动人口发展报告2016》(以下简称《报告》)显示,流动人口现象在中国还将长期存在,并出现了一些新情况、新变化。2015年,中国流动人口规模达2.47亿人,占总人口的18%,相当于每六个人中有一个是流动人口。同时,流动人口的平均年龄呈上升趋势,且老化速度快于全国人口。2013年流动人口的平均年龄为27.9岁,2015年为29.3岁,增加了1.4岁。2015年,流动老人占流动人口总量的7.2%,其中约有八成低于70岁。 日前,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推动1亿非户籍人口在城市落户方案》,提出了推进1亿非户籍人口在城市落户的主要目标。 未来几年中国的流动人口形势会如何发展?其安居乐业的基本权益如何实现? 【天天财经观点】 《报告》专家组成员、北京大学社会学系陆杰华教授指出,《报告》所指“流动人口”是以工作、生活为目的离开原居住地半年以上的群体。 陆杰华表示,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流动人口规模在持续增长,但这也折射出一定问题。“按照官方城镇化统计数据,去年的城镇化率是56.1%,实际上是把2.47亿流动人口算了进去,但是这部分人并没有享受到和城镇户籍人口相同的基本公共服务。” 2015年流动人口有一个很值得关注的新变化,陆杰华指出,就是流动的人口老化的问题,40岁到59岁劳动力的比重占了50%左右。将来随着劳动力年龄的增长,加上年轻人补充不够,流动人口的老龄化问题会逐渐凸显。“这部分人现在受到各种因素的制约,包括社会保障、子女教育、住房等。还有就是从农村流出来的流动人口还有宅基地、承包地,如果不解决这部分群体的落户问题,他们只能回到自己的流出地。” 对于流动人口的管理和服务,陆杰华认为,顶层设计要让地方有积极性吸纳流动人口落户或者稳定地就业、生活。这是我们需要考虑的重大问题。与此同时,要尽快解决流动人口的社会保障问题,不管他们是在城镇还是回到农村。“从现在的情况来看,流动人口参加社保的比例相对比较低。” 此外,就是流动人口子女的教育问题,尤其是在大城市和特大城市,流动人口子女教育问题并没有明显的改善,特别是一些地方面临人口调控目标、功能疏解等压力,不太愿意去解决流动人口子女教育问题。有一部分流动人口是父母把子女带到流入地,但孩子却很难进入公立学校享受义务教育。此外,还有接受义务教育之后的高中教育及高考的问题,这些是迫切需要解决的方面。现在的流动人口很多是家庭式流动,怎么样能够让他们在流入地安居乐业,是下一步政策需要考虑的方面。 对于各地陆续施行的居住证制度,陆杰华指出,“居住证是和积分落户制度相关的,流动人口不仅关注居住证的办理,更关注积分落户怎么实现。”积分落户应该实事求是,门槛不宜于过高,应该让更多的普通流动人口能够得着。“现在‘北上广’,尤其北京和上海的积分落户制度,包括办理居住证的准入条件过高,相对地说,居住证制度的成效就打了折扣。流动人口不能办理居住证,怎么能享受基本公共服务?享受不到基本公共服务,地方决策者也很难收集到流动人口的相关信息,这对地方的决策也会有影响。像北京,800多万流动人口游离在居住证制度之外,对这个城市的社会安全与稳定会有很大的影响。” “从暂住证到居住证最大的变化就是从原来的掌控型到服务型的一个转变,实现对流动人口最大的包容和共享。如果达不到这一目标,居住证制度改革就会大打折扣。”陆杰华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