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9-03-29 | 栏目:国内 | 点击:次
近年来,我国保险业发展迅速,保险行业竞争愈发激烈,社会资本将保险牌照视为资本运作的低门槛通道,纷纷“占领高地”。在过去一年中,保监会一口气批筹了至少17家保险公司,目前仍有约200家公司排队等候。但接下来,这些公司想要拿下保险牌照这块“摇钱招牌”,怕是没以前那么容易了。 随着资本的集聚,风险也逐渐积聚。保险市场存在发展模式粗放等问题,已被监管部门“看在眼里”。比如,有公司进入保险业后,在经营中漠视行业规矩,规避保险监管,将保险作为低成本的融资工具,以高风险方式做大业务规模,“摇钱”摇得盆满钵满,却偏离了保险保障的主业,成为备受争议的“野蛮人”。 此外,保险产品也同质化严重,价格战、拼收益等导致的恶性竞争屡禁不止,行业总体上仍停留在争抢业务规模和市场份额的低层次竞争水平。这些问题在不断地侵蚀保险业发展的诚信基础,严重损害保险行业的声誉,更不利于保险行业自身健康有序发展,同时也暴露出保险准入和监管工作中出现风险跨市场、跨领域传递的隐患增加,以及险企自身承担风险能力不足、业务许可申请准备不充分等新情况。野蛮生长越来越不适合现在的保险行业发展,这些都成为保险准入监管闸门逐渐收紧的主要背景。 保监会主席项俊波在2016年12月13日保监会召开的专题会议上强调,要狠抓源头,解决公司治理缺陷和不足。通过修订完善《保险公司股权管理办法》等条文规定,就是最行之有效的办法。近日,中国保监会已启动全面修订《保险公司股权管理办法》工作,其中一个重要举措就是进一步严格股东准入标准。《办法》本着“让真正想做保险的人进入保险业”的原则,设立严格的约束标准,设定市场准入负面清单,进一步提高准入门槛。 提高保险行业的准入门槛,一定程度上能够防范其他资本冲击保险行业,扭曲保险行业的保障本质和正常秩序,维护保险行业的健康发展,但同时也使得保险牌照的“热度”明显升温。 “正本清源”的监管动向从近日的保险公司批复情况中也可见一斑:保监会批复同意北京顺鑫控股集团有限公司等9家公司共同发起筹建北京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不予许可福康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筹建。不予许可的原因之一是主要股东不符合具有持续出资能力、最近三个会计年度连续盈利等相关要求。 公开信息显示,福康人寿并非近期唯一被监管部门拒绝的险企。在2016年底保监会专题会议之后不到两个月的时间里,就有正佳人寿、福泰财险、中阿人寿等4家保险公司不予许可筹建。看来,“金字招牌”还真不好拿,自身条件过硬才能成功“闯关”。 .证.券.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