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9-03-29 | 栏目:宏观 | 点击:次
●经济筑底企稳,企业部门在新增贷款中占比提升到76.8%●房地产调控效果开始显现,居民中长期贷款占比下降到31%新增贷款低于市场预期中国人民银行14日公布的数据显示,1月份人民币贷款增加2.03万亿元,同比少增4751亿元,低于市场预期。具体来看,贷款方面,住户部门贷款增加7521亿元,其中,短期贷款增加1229亿元,中长期贷款增加6293亿元;非金融企业及机关团体贷款增加1.56万亿元,其中,短期贷款增加4331亿元,中长期贷款增加1.52万亿元,票据融资减少4521亿元;非银行业金融机构贷款减少2799亿元。 ●经济筑底企稳,企业部门在新增贷款中占比提升到76.8% ●房地产调控效果开始显现,居民中长期贷款占比下降到31% 新增贷款低于市场预期 中国人民银行14日公布的数据显示,1月份人民币贷款增加2.03万亿元,同比少增4751亿元,低于市场预期。 交通银行金融研究中心高级研究员陈冀分析,尽管有银行年初早放贷冲动、实体经济需求回升等因素的推动,但受相关监管趋严的影响,新增贷款同比不及去年同期。 具体来看,贷款方面,住户部门贷款增加7521亿元,其中,短期贷款增加1229亿元,中长期贷款增加6293亿元;非金融企业及机关团体贷款增加1.56万亿元,其中,短期贷款增加4331亿元,中长期贷款增加1.52万亿元,票据融资减少4521亿元;非银行业金融机构贷款减少2799亿元。存款方面,住户存款增加3.13万亿元,非金融企业存款减少1.73万亿元,财政性存款增加4124亿元,非银行业金融机构存款增加1024亿元。 “在加强宏观审慎管理的前提下,信贷投放进度更加均衡,结构更加合理。”中国民生银行首席研究员温彬认为,一方面,随着经济筑底企稳,企业部门信贷需求旺盛,在新增贷款中占比提升到76.8%;另一方面,房地产调控效果开始显现,居民中长期贷款占比下降到31%,接近合理水平。 陈冀认为,企业贷款延续了上月转好的趋势,信贷投向结构调整迹象明显,这既有楼市调控的原因,也有MPA宏观审慎评估对于信贷投向结构的一些要求;居民中长期贷款高达6293亿元,主要原因还是前期楼市热所累积的已成交房贷需求尚未完全释放。 年初历来都是商业银行的放贷高峰期,银行一直存在“早投放早收益”的贷款投放传统。从今年情况看,1月信贷量也是相当可观,那么,这样的天量信贷投放可以持续吗? 陈冀分析,预计信贷增速会保持相对平稳,在地方债务置换重启后,或有小幅回落。同时,预计未来一段时间货币政策大概率维持现状,流动性基本稳定,信贷投放节奏不会过快。 温彬认为,结合近期发布的PMI、外贸、物价等数据来看,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成效开始显现,内部需求趋于稳定,金融服务实体经济力度加大,信贷结构更加优化,预示着今年经济有望平稳开局。 社会融资规模创新高,表外融资大幅增长 值得关注的是,1月份社会融资规模增量为3.74万亿元,创历史新高。 招商证券宏观分析师闫玲认为,社会融资规模新增3.74万亿元,预计今年银行表外融资的贡献会上升。考虑地方债券规模基数的社会融资规模同比增速为15.9%,较上月回落0.1个百分点,维持高位。表外融资占比为33%,连续三个月高位,其中,信托贷款为3175亿元,较上月翻倍;委托贷款为3136亿元,银行未贴现承兑汇票高达6131亿元。债市波动导致企业债券融资的规模下滑539亿元,连续第二个月负增长。 陈冀分析,去年12月末,委托贷款和信托贷款已重新快速增长,而1月表外业务进一步反弹,主要原因在于政策面转向稳健中性,市场流动性有所收紧,信贷规模受限。未贴现银行承兑汇票的增多可能与票据融资大量减少存在一定关联。1月企业债券融资净减少539亿元,同比少5623亿元,表明债券市场已对市场利率上升有了明显反应,部分债券融资需求可能会转移至贷款渠道甚至表外。 《 人民日报 》( 2017年02月15日 10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