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9-03-29 | 栏目:评论 | 点击:次
26日,中国央行连续第三天暂停公开市场操作,从市场净回笼资金700亿元人民币。自24日以来,中国央行已累积回笼资金2000亿元。 联想到本月23日央行意外投放巨量资金,开展5020亿元1年期中期借贷便利(MLF)操作,当日净投放资金3320亿元。这也是央行创设MLF以来,投放规模最大的一次操作。加上23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稳健的货币政策要松紧适度”的要求,于是有分析认为,这是货币政策放松的信号。 到底是不是货币政策放松的信号,显然不能以央行的一次操作作为衡量的标准。政策放松,应当是持续的、不间断地向市场投放货币,且必须是净投放。时放时收,只能认为是市场变化的需要,而不是政策调整的结果。 那么,连续3天净回笼资金,回笼额高达2000亿元又说明了什么呢?为什么在刚刚净投放3320亿元后,就立即展开连续3天的净回笼呢?难道市场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就发生了急剧变化吗? 显然不是。对这次的净投放和净回笼,笔者认为,可能传递了两个信号。 第一个信号,经济继续处于良性向好状态,尤其是实体经济,复苏的迹象日趋明显,对资金的需求量加大。 数据显示,1~6月,中央企业中工业企业实现利润5152.8亿元,同比增长33.9%,高于中央企业平均增幅10.9个百分点,增利额占中央企业利润增量比重达78.6%。尤其是钢铁、煤炭、有色、石油石化等行业,效果更为明显。以钢铁行业为例,上半年380家主要钢企实现销售收入1.97万亿元,同比增长15.33%;实现利润1392.73亿元,同比增长151.15%。 虽然一定程度上得益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但如果不是市场需求作保证,也是很难取得这样的成就的。所以,对资金的需求不可避免地会增多,增加货币投放量也就有了必要。 更为重要的是,资金更多转向实体经济领域,无疑也是货币政策一直希望看到的结果。可以这样说,目前经济与金融的关系,已经朝着越来越协调的方向发展。信贷资金结构失衡的问题,也会随着实体经济资金占有量的逐步增多而改善。 第二个信号,货币政策并没有转向,稳健仍然是货币政策的主基调。松紧适度,无论是松还是紧,都会有一个度,都会围绕稳健做文章,而不会乱松乱紧,更不会“大水漫灌”。 在向市场净投放了3320亿资金并引起外界误读以后,紧接着连续3天净回笼,回笼资金达到2000亿元,这也是为了更好地向外界传递货币政策没有放松的信号。 就算市场需求量增多,也不会迅速放开,迅速投放大量资金,而会依据发展需要,积极稳妥地向市场投放资金,并引起信贷资金通过结构优化向实体经济、尤其是中小微企业转移。 从这个角度来讲,连续回笼资金,也是为了更好地体现政策的灵活性,释放政策“稳健中性”的信号。 也正因为如此,无论是企业还是投资者,都必须保持平稳心态,不要误读政策,更不要错误地理解政策。 就目前中国经济的实际、特别是韧性来看,就算外部因素变复杂了、环境变恶劣了,也没有到需要货币政策大规模放松的地步,不需要“大水漫灌”。 当前需要做好的是,如何实施信贷资金的精准投放、合理投放、有效投放。 一方面,要确保政策执行的畅通无阻,避免半途截留或暗道流失。越是环境微妙的时刻,就越需要政策的精准到位和不折不扣执行,越需要打破“肠梗阻”。 另一方面,对小微企业的金融支持必须放到首要位置,能给的政策一定要全部给到位,能解决的资金也都要解决到位。特别是地方政府,一定要从大企业、大项目的“情结”中走出来,把更多的政策资源用到小微企业身上,如小微企业的融资担保问题、小微企业融资的负担问题等。 总之,在强监管、防风险、稳增长的大环境没有发生明显变化的情况下,稳健中性的基调是不会发生变化的。否则,会出现按下葫芦浮起瓢的现象,让风险防范、规范操作等遇到新的问题。 “稳”,仍然是当前经济金融工作的主旋律。经济发展要稳,金融政策也要稳,经济与金融的关系更要稳。“稳”字当头,才能百战不殆。(媒体 )来源:《每日经济新闻》国内统一刊号 CN51-0127 全国邮发代号 61-1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