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评论 >

IMF报告:中国到2030年仍可能成为世界最大经济体

时间:2019-03-29 | 栏目:评论 | 点击:

IMF报告:中国处在“历史关键时刻”,结果不确定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工作人员在周四发布的一篇报告中表示,中国经济正处在从“高速”增长向“高质量”增长转变的“历史关键时刻”。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中国市场规模庞大,数字化发展初期的监管环境有利,这使中国成为电子商务和等前沿行业的全球领先者。通过提高效率,数字化继续重塑中国经济,随着经济日渐成熟,数字化将减缓但不会逆转增长率的下降趋势。 5. 再平衡工作应加快推进。通过对所得、财产和碳排放进行征税来为医疗、教育和社会转移支付提供更多资金,这将支持消费并减少收入不平等和污染。在结构性改革上应采用更为综合的方法,例如,向受过剩产能削减或污染控制影响最大的地区增加更多转移支付,这将有助于解决不同再平衡工作之间的矛盾。 6. 加快改革的好处。在基线预测中,实际GDP在2018年将增长6.6%,反映了收紧监管措施收紧的滞后效应以及外部需求减弱。风险偏于下行,全球金融市场条件可能收紧,贸易紧张局势可能加剧。如果当局现在更加果断地化解政策矛盾,侧重于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以及加强市场力量的作用,那么近期增长将减弱,但长期增长会更加强劲、更可持续。在一个示意性的“积极主动”情景中,改革取得更快进展,特别是国有企业改革和解决“僵尸”企业问题,这也能加快从投资到消费的再平衡进程。如果面临增长急剧减缓的风险,那么应实施临时性的一揽子财政刺激措施,并调动资源支持再平衡调整,这有助于缓解近期的不利影响。 2018年7月18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约相当于GDP的11%。 2017年,经常账户顺差与GDP之比下降了0.4个百分点,降至1.4%。预计2018年将缩小到GDP的0.9%,原因在于贸易条件恶化。净资本流出从2016年的6460亿美元大幅下降到2017年的730亿美元。人民币对一篮子货币的汇率在2017年基本稳定,评估认为人民币币值大体符合基本面。 执董会的评估 执董们对于当局果断将政策重点从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增长的战略表示欢迎。对于近期在改革方面取得的进展,特别是采取降低金融风险的措施和持续推进经济开放,他们表示赞赏。他们指出,中国的增长前景依然强劲,并认为这提供了一个机遇,使中国能够在现有政策议程基础上,加快推进再平衡调整,并实施其他改革。 执董们强调了继续控制信贷增长的重要性。他们强调,应继续收紧宏观金融政策,同时淡化增长目标。他们同意,应继续实施金融监管改革,抑制家庭借款,并控制预算外地方政府投资,这些措施将有助于实现更可持续的经济增长。 执董们对于经常账户再平衡方面取得的进展表示欢迎,但他们指出,其他一些方面的再平衡工作有所减缓。他们强调,应当更加果断地实施结构性改革,以支持消费,减少收入不平等和污染,从而加快推进再平衡进展。在这方面,他们期待当局推出有关增加社会支出和改革养老金的计划。他们指出,采用更加一体化的政策框架,将有助于解决各种再平衡工作之间的矛盾。 执董们同意,应让市场发挥更具决定性的作用。特别是,他们强调,需要削弱公共部门在一些行业的主导地位,继续推进国有企业改革,向私营部门开放更多市场,并确保公平竞争。 对于当局对自由贸易和多边主义的坚定承诺,执董们表示欢迎。他们认为,最近宣布的一揽子开放政策是朝着正确方向迈出的步伐,并敦促当局加快这一领域的改革。他们强调,应当以能够支持和加强国际贸易体系和全球经济的方式来化解贸易矛盾。 执董们同意,为了实施当局的高质量增长议程,需要进一步改善政策框架。他们支持继续推进金融监管改革,采用在更大程度上基于价格的货币政策框架,并解决中央与地方财政责任失调问题。在这方面,他们欢迎在落实金融部门评估规划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