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评论 >

钱颖一:泛泛讲大学去行政化不准确

时间:2019-03-29 | 栏目:评论 | 点击:

“中国大学的突出问题是一些该学术化的方面被行政化了,而另一些该行政化的方面又不够行政化。”2016年12月17日,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院长、中国教育三十人论坛成员钱颖一在中国教育三十人论坛第三届年会暨现代教育治理体系建设高峰论坛上提出了上述观点。“中国大学治理当中的一个主要问题还是教师治学不能落实,表现在学术问题上教师的决定性作用没有很好体现,往往用行政方式替代。同时,在学术自由方面也存在很多问题。另一个方面,在一些大学的行政问题上则不够行政化。”钱颖一说。  在钱颖一看来,大学的内部治理涉及两类问题:第一,学术问题;第二,行政问题。  钱颖一指出,他同意在学术问题上必须去行政化,必须教师治学,但是泛泛地讲大学去行政化不准确。“因为大学作为一个现代化的组织,其行政问题只能通过行政化管理解决,其实企业管理民主化也没有多少成功的例子。这其中是有道理的。大学与企业的不同,主要体现在大学当中有学术问题,而企业没有。但是在行政管理上、资源配置上,大学致力于公司治理都是应该职业化管理。”  他认为,老清华确实实行过教授治校,但是那时清华只有本科生,教学目标单纯,且学生只有数百人,教授人数也不多。而现在,大学的目标通常都不是这样单一,也不是这个规模了。“现代大学如同现代企业一样,内部的治理行政问题并不适合民主化管理。”  钱颖一指出,大学行政问题应该职业化管理,职业化管理不是民主化管理,在行政管理问题和资源配置问题上,大学与企业有很多类似之处。“首先,内部组织应该是层级制的管理。其次,大学中绝大多数的管理者和行政人员应该是全职的职业管理者和职员。第三,管理者的选择应该是任命的,不是选举。正是因为行政问题应该职业化管理,教授治校或者教师治校不是很合适,我理解这种呼吁初衷是对大学行政化的不满。”  具体来说,钱颖一认为,当前大学治理的问题主要有:第一,一些行政问题被当作学术问题处理,比如由学术委员会来讨论学院的设立、学院的名称、学院的规模等等,这是不合适的。因为这是行政问题、资源配置问题。第二,过多的行政管理工作,由教师承担,而绝大多数的教师既没有兴趣,也没有能力去做行政工作。教师承担行政工作,既容易用行政权力干预学术问题,容易对从事行政工作的教师降低学术标准。第三,大学管理者任命程序和方式类比党政干部,难免复杂化。第四,教师治学不能落实,表现在学术问题上教师的决定性作用没有很好体现,往往用行政方式替代。比如教师聘用和职称提升的程序上,由教师组成的委员会,比如说学术委员会、教授提名委员会或者其他委员会,他们的作用不明确,同行评议的信息不完善,对学生培养方案的确定和修改,应该先由教师组成的委员会评议,不应该由行政班子直接决定。  在演讲中,钱颖一通过比较中国和欧洲、美国的大学治理结构说明,在学术问题上应该实行教师治学(而不只是教授治学),在行政问题上应该实行职业化管理,这是现代大学内部治理的精髓。他认为,美国大学内部治理当中体现的教师治学和职业化管理结合,是美国大学保持长期学术活力的制度保障。美国大学在世界大学当中的领先地位是与他们的现代大学治理体系相一致。“现代大学治理体系建设是现代大学的制度基础,是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前提,要准确诊断中国大学治理中的问题,同时参考和吸收其他国家大学治理的经验和教训,这样才能有针对性地推动在中国的现代大学治理体系的建设。”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