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9-03-29 | 栏目:国内 | 点击:次
今天翻到三年前岛上的一篇文章。里面有两段话,如今读来依然有趣: “在中国,能让人有坐在‘炉火上’之感的职位,如果有俩,恐怕有一个肯定是中国男足的主教练——这不,今天,那个叫佩兰的法国人就黯然去职了;另一个恐怕就是证监会主席这个位子,有的媒体形容更加夸张:如坐火山口。 两个职位的共同点包括但不限于:都有基数极大的眼睛盯着,只不过一个下注的是真金白银,一个下注的是感情,跟他们合作,培养自己的青少年。越南也投入国家力量,足协集中力量做青训,引进大批外教,量身定做技战术,弥补身体劣势。就连比我们闭塞的朝鲜,青少年训练设施也相当不错,知道这是提升水平的抓手。 中国现在也意识到了这一点,在改进,但效果只能留待未来检验。此前,足协曾把青训这一带有公益性质的东西完全丢给市场化的俱乐部,恶果可想而知。但“金台队长”告诉我,现在04-05年出生的小球员已经数量大增,有一支同年龄的日本球队去上海跟某支校队踢比赛,结果输了个0-8。 说明什么?说明环境改善、投入增加、家长看到希望、训练逐步科学之后,球队多了、竞争多了,好的球员自然就多了。 既然国外水平高,开放、走出去就是王道。本届亚洲杯上,不说伊朗、日韩这些强队,就是菲律宾、越南,也有“留洋”的球员。这些从欧洲高水平足球环境回来的球员,显然给长期处于“中超温室”的中国球员造成巨大压力。输给伊朗的比赛,三个丢球都是如此。 所以,中超看似火爆,投入高、也有高水平外援,但实际在内容、质量上跟国外还有相当差距。如果中国球员没办法像以前那样多出去感受风浪,国家队的水平就不可能有质的提升。 也有人会说,以前体工队、专业队年代,中国不也水平挺高、在亚洲范围内碾压对手吗?为什么不回到那个体制呢? 答案也很简单,时代变了。职业体育对专业体育,是“降维打击”。我们虽然现在职业化水平不高,但不能倒退,而是得朝着更高水平的职业体育迈进。没有别的办法。这就好比市场经济和计划经济;市场是有问题,但没人会愿意回到指令、调拨的计划年代,对吧? 所以,值得反思的地方很多。现在足球在还债,但是市场化、职业化改革的方向不可逆转。俱乐部是市场主体,足协是培养后备力量的主体。如果不保护投资人利益、不倾听投资人声音,不在足协和俱乐部之间进行良性职责划分,再回到行政干预和控制的年代,就是开历史倒车。 过去十年、十五年,中国在足球方面走了太多弯路;但走过的弯路应该成为教训,债慢慢还完之后,总该想想当年为什么欠债。 足球如此,很多领域亦如是。 五 体育是绝非做表面文章、喊几句口号或大话、写几份漂亮总结报告就能粉饰太平的领域。 规则确定,人数相等,公平竞争。水平高低,过过招就知道。比分牌那么大,大到像日食月食般所有人都能看见。是技高一筹还是技不如人,大家心里都很明白。 体育又是长期耕种、一朝结果的领域。水平高低,背后都是无穷的伤病、汗水,如同孟晚舟在朋友圈里晒的那张华为广告图片,一只脚穿着芭蕾舞鞋,另一只露出累累伤痕。配的词是:“伟大背后都是苦难”。 跟“金台队长”聊天时,他说,我们要做好心理准备,未来八年十年,中国足球的成绩可能还不如今天。但自怨自艾、哭爹喊娘或骂娘都没有意义:领导或者球迷可以骂“为什么现在不结粮食”,可问题是朋友,当年你就没往坑里播种啊?里皮是冠军教练、第一高薪没错,可就给点棒子面,怎么指望端上牛排?当年走弯路、瞎折腾、不作为,怎么可能现在成绩好? 在此层面,黄健翔的话一语中的:“足球小社会,社会大球场”。 足球折射社会弊病、环境与心态,社会弊病、环境与心态同样形塑足球。只不过,足球经常要放在世界舞台上竞争——世界范围内竞争都极为激烈,先进的、科学的经验比比皆是。 如果我们依然如过去般急功近利、揠苗助长,光想摘果不愿耕种,甚至希望用某些行政干预的手段替代专业、科学的方法,现实只会反复还以耳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