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量平台尚未完成整改,错配、刚兑现象普遍;平台资产未达到小额分散、平台间关联交易较多,是导致风险出现重要原因 恐慌情绪下,出借人谨慎出借或是提前转卖债权。同时一些平台盲目相信或可以鼓吹自身大数据征信能力,错误模式泛化,对金融的本质缺乏敬畏。图/视觉中国 【天天财经】(记者 吴雨俭)2018年年中的“爆雷潮”引发社会和监管高度关注,这一波雷潮背后的原因何在?投资者、平台机构人士、学者和监管方对这一问题的答案和人士或许有所不同。 “问题出现的根本原因,在于大量平台尚未完成整改任务,期限错配、刚兑、贷款规模超标现象普遍,这些问题都没有得到彻底的扭转。”中国金融四十人论坛(CF40)学术顾问、原行长,在9月2日举办的第三届全球金融科技(北京)峰会上表示。 他同时指出,P2P行业出现问题的另一客观因素,是在整体经济下滑的大背景下部分借款人逾期,致使一些充当信用中介的平台本身也出现了资金问题;恐慌情绪下,出借人谨慎出借或是提前转卖债权。同时一些平台盲目相信或可以鼓吹自身大数据征信能力,错误模式泛化,对金融的本质缺乏敬畏。 杨凯生说:“有不少朋友认为,(这轮爆雷)是因为监管的措施力度过大、监管政策相互叠加了,出现了处置风险的风险。坦率说,我是不太赞成这种看法的。” 自2015年1月以来至今,P2P问题平台的数量出现急剧上升分别出现在几个时间节点。第一、二个时间节点出现是2015年年中和2016年年中,出现了两轮较大规模的问题平台数量上涨。但在此期间,成交量和待还余额仍在上涨,说明行业发展比较迅速。2016年8月后,问题平台的数量更是急速下降。 第三个时间节点,则是今年6、7月份,出现的P2P“爆雷潮”,尤其是今年7月单月问题平台上数量暴增。与之相对应的是,这一轮“爆雷潮”的到来,正好和监管要求平台备案期限几乎重合。 “回过头来看,每次问题平台出现的高潮的时候,实际上都是风险已经集聚到一定的程度。市场上已经有了不少的反应,监管部门进一步的察觉之后才出现的监管措施,而不是相反。”杨凯生表示。 他指出,尽管一些P2P平台已经进行了资金银行存管、获得ICP认证或是加入各级互金协会,都或多或少出现了问题(如图)。“达到这些比较显见的监管要求,并不能杜绝平台出问题。而一些比较难达到的监管标准,大家没有做到。”来源:杨凯生演讲PPT 杨凯生特别指出导致P2P平台出现问题的两大原因:一是平台资产没有达到小额分散,即没有满足单个平台上自然人20万元、法人100万元的借款上限;二是一些平台之间相互勾连或是关联交易较多,也是导致风险出现重要原因。他以“”为例,指出有10家公司和这一平台存在股权、投资等非常高的关联度。而恰恰这10家公司都是在今年7月几乎同时爆雷。 “公司治理机制问题,法人治理机制的问题,不仅仅是在传统企业中存在需要注意,实际上互联网企业里面存在着同样问题,也需要加强这两方面机制建设。”杨凯生对此表示。 他指出,下一步健康发展必须坚持整治的方向,必须面向全部的从业者,严格落实前一阶段监管部门、央行以及互联网金融协会出台一系列的监管要求和整治的措施;既要避免过度恐慌,也要防止回升后过分乐观。 “第三届全球金融科技(北京)峰会”由中国金融四十人论坛(CF40)与金融城(CFCITY)举办。 [财新传媒新近在微信平台推出实验性单品“我闻”/“金融人·事”,对金融圈有更多垂直报道。可点此。] 此篇文章很值赞赏激励一下首席赞赏官虚位以待赞赏是一种态度1元3元6元12元50元108元其他金额金额(元):点击发送赞赏 东方汇理银行CEO谈银行业变革:风险管理和金融科技是关键|财新时间 视频专题|看得见的未来
杨凯生:P2P爆雷并非监管力度过大 需全面落实整治措施
特别声明: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造成任何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