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四五十年前的贸易战似乎重新上演的时候,日本人看起来已经牢记历史的教训,不再以不断的妥协来换取美国的满意了。 毕竟,当年的日本政府在作出种种妥协之后仍没有满足美国的要求,在长达数年的时间里,两国贸易差额未能显著缩小。 熟悉的开端 当年的情景如今回顾起来是如此的熟悉:彼时,总统里根也是共和党成员,美国对其正处于经济泡沫膨胀期的贸易盟国日本的实力日益强大感到忧心忡忡。 1965年,日本对美国的贸易自二战以来首次出现顺差。三年之后,日本跃居世界第二经济大国。此后,日本经济大国的地位不断巩固,随之而来的便是日美贸易摩擦日益增多。 从70年代初开始,美国抱怨日本贸易顺差不断增加。石油危机爆发后,省油又性能良好的日本汽车迅速吞噬了美国汽车制造商的市场份额,克莱斯勒濒临倒闭,美国经济也陷入“滞胀”。一时间,有关日本不公平贸易的做法危害国家安全,使美国工人失业的说法甚嚣尘上。 于是,里根政府高举着减少贸易逆差、保护本国产业的旗帜对日本发起了一系列贸易保护行动。 美国的第一波行动重点是打压日本出口。从1976年开始的十多年里,美国根据1974年出台的《美国贸易法》第301条款,对日本共计发起了15次“301调查”,范围包括汽车、钢铁、电信、半导体、制药等。1987年,美国对日本的电子产品征收高达100%的关税。 除了课征高额关税之外,美国政府还打着危害国家安全的名义,禁止日本富士通收购Fairchild计算机公司,即使这家公司当时实际上属于法国人。六名日立高管还被FBI以涉嫌窃取IBM技术的指控下被捕。1987年。美国认为东芝非法向苏联销售高技术国防产品,称潜在损失可达300亿美元。 可是,即使日本一再妥协,但日本对美贸易顺差并没有随之下降,这种状况在美日双方的贸易拉锯战中延续了十年左右,直至1985年签署广场协议。 根据美银美林的统计,美国贸易赤字规模从1980年的360亿美元增长到1989年的1700亿美元,贸易赤字在GDP中的占比同期从1.3%扩增至3.7%。 而原本应该受到保护美国相关产业却几乎没有得到什么好处。对日本汽车的限制确实缩小了它们在美国市场的份额,但缩小幅度还不到3个百分点。而由于进口价格大幅上涨,在美国销售的日本汽车的总价值也随之水涨船高。类似的事情同样出现在美国的钢铁和半导体行业中。 在日本先后采取自愿限制出口、进一步增加进口、扩大市场开放的行动均未能让对美贸易顺差显著缩减之后,美国又将原因归结为美元对日元汇率的高估。这是他们的第三波行动。 美国指责日本操纵本币汇率,称其让日元汇率低于美元,从而给日本出口商带来不公平的贸易优势。 1985年,在美国主导之下,美国、日本、联邦德国、法国和英国在纽约广场饭店举行会议,最终签署了被后世广为熟知的广场协议。 当年,年仅30多岁的莱特希泽在里根政府担任副贸易代表。按照彼得森国际经济研究所(Peterson Institute for International Economics)高级研究员Caroline Freund的说法,莱特希泽帮助里根政府与几十个国家开展了钢铁贸易谈判,最著名的就是日本。 彭博社曾介绍了当年广场协议谈判时极富戏剧性的一幕:当年,莱特希泽带领的美国贸易代表团与日本谈判钢铁进口问题时,他故意将美方的谈判提案折成了纸飞机扔向对方,使得日本谈判人员方寸大乱。在日方代表发言时,他还拆开手机零部件把玩,以表达轻蔑的态度。 “广场协议”让这场谈判的主导者莱特希泽一战成名。由于他通过各种手段推动美国政府利用贸易战的方式施压日本,他在日本还拥有了一个“导弹人”的称号。 在积累了丰富的谈判经验之后,莱特希泽意识到,美国可以通过对抗和利用外国对美国市场的重视程度而在贸易领域取得成功。在08年纽约时报举办的一场活动中,莱特希泽盛赞里根政府对贸易领域的干预是“实用主义”的标志,并与自由贸易倡导者们的“乌托邦梦想”进行了一番比较。 离开里根政府之后,莱特希泽成了华盛顿著名的贸易领域律师,他一直宣扬美国的钢铁行业和其他产业被外国竞争者所挤压和裹挟。 直到现在,莱特希泽都认为,当现状不符合自身利益时,美国就应该制定自己的规则。而这,就要求此前一度稳定的国际贸易关系需要经受住混乱甚至解体的局面。 美国媒体Vox这样评价莱特希泽:他是一个傲慢而成功的谈判家,是一个信念坚定的自由贸易怀疑论者。 .华.尔.街.见.闻
回首日美贸易战:满足了美国所有要求后,日本
特别声明: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造成任何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