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 网站首页
  • 国内
  • 国际
  • 产业
  • 宏观
  • 公司
  • 体育
  • 评论
  • 人物
  • 投资理财
  • “中国经验”的世界意义

    发布时间: 2019-03-29首页:主页 > 宏观 > 阅读()

    作为被沙漠侵扰最为严重的地区之一,三面环沙的宁夏,其变化就是中国防沙治沙工作的缩影。上世纪50年代,世界上第一条沙漠铁路——包兰铁路通车。 作为被沙漠侵扰最为严重的地区之一,三面环沙的宁夏,其变化就是中国防沙治沙工作的缩影。国家林业局最新监测数据显示,中国荒漠化土地面积已从上世纪末年均扩展1.04万平方公里转变为目前的年均缩减2424平方公里,沙化土地整体扩展趋势得到初步遏制。 优异的成绩单里,凝聚着至上而下,久久为功的辛劳付出。多年来,中国实施禁樵、禁牧、禁垦等措施,保护原生植被,减少生态破坏。推动三北防护林工程,修建巨型绿色屏障。只有身在其中者,才能明白国家到底投入了多少金钱与心血。 优异的成绩单里,还闪烁着科技工作者和广大民间治沙人的智慧结晶。上世纪50年代,世界上第一条沙漠铁路——包兰铁路通车。这条中国西部的大动脉在经过宁夏中卫市境内时,需要六次穿越腾格里沙漠,近140公里的铁路线要常年经受风沙的考验。 那时,这条大漠中的铁路,其沙漠沿线的天然植被覆盖率不足5%,人们创造出麦草方格固定沙丘的方法。如今,包兰铁路沙漠沿线植被覆盖率上升到了50%,这一治沙工程被誉为“世界治沙史上的奇迹”。 “迎风坡造林”、“气流法”、“五位一体”……这些治沙名词,不仅仅是中国人不懈探索,实现“沙退人进”的巨大改变,也是中国在防沙治沙工作上为世界探索出的“中国经验”。 近年来,世界一直在关注中国的治沙脚步,并且从中大受裨益。以宁夏为例,从2006年起,宁夏农科院已承办了11次阿拉伯国家防沙治沙技术培训班,260多名学员来自世界各地,收获满满。 “十三五”规划明确提出,全国需要完成10万平方公里沙化土地治理任务,平均每年需要治理2万平方公里。目标已经提出,未来,我们一定能够看到中国为世界治沙事业作出更大贡献。 本版图片来自百度

    特别声明: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造成任何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广告
    广告

    网站首页 - 国内 - 国际 - 产业 - 宏观 - 公司 - 体育 - 评论 - 人物 - 投资理财

    本站不良内容举报联系客服QQ:123456789 官方微信:15689895656 服务热线:400-123-4567

    未经本站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网络110报警服务 中国互联网协会 经营性网站备案信息 中国文明网传播文明

    Copyright © 2002-2017 时间财经 版权所有 Power by DedeC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