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9-03-29 | 栏目:评论 | 点击:次
姜超认为,在供给侧改革的五大任务中,还剩去杠杆和补短板两大任务尚待完成。最近央行行长在参加G20会议时提到,中国将继续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并不断综合施策,补短板、去杠杆、警惕并防控影子银行、市场泡沫等风险,这里面提到未来的两大政策是补短板与去杠杆,这将是2018年的主要政策方向。 去杠杆需要控货币。无论是发改委还是社科院的研究报告,都显示中国经济的总杠杆率上升速度变缓,但是还在继续攀升。而其中企业部门杠杆率高位企稳,但居民部门杠杆率激增。而最近社科院原副院长李扬转述了管理层一句重要的观点:“去杠杆千招万招,管不住货币,都是无用之招”。7月份的金融工作会议也明确把控制货币总量作为去杠杆的主要手段,所以未来货币政策将坚持稳健中性,不会有大水漫灌出现。 补短板提高供给效率。而从经济学的角度来看,过去两年的去产能、去库存是在减少供给,但是单纯的减少供给只会改变价格和盈利分配,而只有提高供给的效率才能增加经济增长的潜力。在经济的供给端,主要有劳动力、资本、土地、技术等生产要素,而这些要素的效率都有进一步提高的空间,而这些都可以靠加大改革力度来推进。 人口结构决定经济未来。经济活动是由人创造的,因此人口结构会决定经济增长的方向。过去中国的15-59岁年轻人口在持续增加,年轻人主要需求是房子和汽车,这就是工业化的时代。而随着人口红利拐点的出现,中国年轻人的数量开始下降,而老年人数量开始增加。年轻人需要的不是更多的房子、汽车,而是更好的汽车、手机,这就是消费升级;而老年人需要的医疗、养老等主要是服务需求;这意味着中国经济需要从工业驱动,转向服务业和创新驱动。 必须管住银行、抑制地产泡沫。在工业化的时代,银行是最有效的融资模式,只要银行提供给企业提供贷款,就可以刺激工业生产,有源源不断的汽车生产出来。但在人口红利拐点出现之后,潜在需求出现了显著下降,只能靠银行给居民提供贷款来满足需求,这两年我们显然就是进入到了居民举债的模式,9月份的金融数据显示居民大幅举债依然是稳增长的主要动力,但IMF的研究报告显示,居民举债在短期可以刺激经济增长,但长期存在巨大的隐患。 大力发展资本市场。而在人口老龄化以后,老年人需要的医疗和养老服务,最核心的是医生和护士,这属于人力资本。而年轻人需要更好的汽车,这属于创新。而人力资本和创新,更多体现为无形资产,靠银行没法放贷,只能靠资本市场来定价。所以,中国必须管住银行,约束信贷扩张和货币超发,而放开资本市场发展,才能够真正走出困境。而从银行融资转向资本市场融资,就是提高资本的使用效率,是补短板的最大方向。 希望在于转型创新。美国经济过去20年的发展和中国当前非常类似,美国在2001年出现了科网股泡沫,破灭以后大家一度以为新经济没戏了,随后美联储大幅放水,进入居民举债模式,带来了地产泡沫,但是地产泡沫最终还是破灭了,现在崛起的还是以Google、Facebook、Amazon、Tesla等为代表的新经济。而借鉴美国的历史,如果政府下决心收货币,地产泡沫终究不可持续,旧经济只是回光返照,而以创新和服务为代表的新经济终将胜出。 .证.券.时.报.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