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 网站首页
  • 国内
  • 国际
  • 产业
  • 宏观
  • 公司
  • 体育
  • 评论
  • 人物
  • 投资理财
  • 央行财政互怼 财政政策真能全面宽松?分析师很怀疑

    发布时间: 2019-03-29首页:主页 > 评论 > 阅读()

    [第01页][][] 导读: 央行财政"互怼" 财政政策真能全面宽松?分析师很怀疑 央行怒怼财政部? 财政金融之争也从来不是稀奇事 漫谈中国经济政策未来的两条主线 央行财政“互怼” 财政政策真能全面宽松?分析师很怀疑 摘要: 在防风险的政策背景和当前的贸易局势下,要稳定经济表现,货币政策已经相对宽松。央行官员喊话要“更积极的财政政策”,但分析师认为,在紧信用、金融去杠杆的背景下,财政政策的发力空间或许有限。 央行研究局局长上周发文,施压财政政策“大有可为”,认为当前财政政策不够积极,减税落实不足,赤字居然下降,财政资金对国有金融机构的注资力度不足。 财政系统匿名人士昨日在媒体发文回应,认为“质疑中央财政没有真正掏钱,这种说法是很不专业的”,“央行在决策思路上仍属小国央行特征”。 在防风险、去杠杆的政策背景下,要稳定经济表现、支持实体,货币政策已经相对宽松。央行官员喊话“更积极的财政政策”,但分析师观点认为,财政下半年的发力空间或许有限。 上半年财政支出已经提速 6月财政收入同比增速3.5%,相比5月放缓6.2个百分点。上半年财政支出达到年初预算的53.2%,较上年的50.9%明显提速。 赵伟提到,上半年财政支出的进度明显高于往年,压缩了今年下半年财政发力的空间。 降税减费是6月财政支出高于往年同期的重要原因。7月起,还将有汽车税等一系列消费税下调政策开始生效。海通姜超提到,这指向积极财政开始发力,但中美贸易摩擦加剧叠加减税,下半年财政收入压力可能进一步加大。 紧信用背景下财政发力效果有限 固收覃汉认为,政策的空间不支持财政的全面宽松转向。“目前仍然处在隐性债务的排查阶段,财政政策如果全面转向,则必然要对地方政府债务有所放松,此前的管控努力可能会前功尽弃。” 而且,覃汉还提到,财政政策如果要有较好的效果,往往需要相应的融资政策配套,但目前的“宽货币、紧信用”格局意味着即使财政发力,效果也相对有限。 积极的财政政策有两种途径,或是预算内财政支出、赤字扩张,或是政府债务扩张。目前防风险要求地方政府债务规范,而赤字需要通过融资的方式发挥杠杆效应,即国君覃汉提到的“财政乘数”。 近两个月的社会融资增量均大幅低于去年同期,6月社融增量仅1.18万亿。社会融资规模受到限制,杨业伟测算认为,下半年财政赤字可以同比增加 1915 亿元,但当前财政发力依然更为依赖地方政府债务扩张,赤字难以弥补地方政府债务融资收缩的缺口。 货币和财政政策配合:适度“表内”扩张 二季度中国GDP增速小幅放缓至6.7%,国君宏观花长春提到,在中美贸易局势发酵的情况下,要保证经济的平稳增长,扩内需政策中财政政策总体将更积极,但这仅限于“表内”部分,“表外”大放水的老路不会再现。 国君宏观团队提到,财政政策目前在规范地方政府融资渠道,但总量上仍然倾向积极。受到信用风险问题的影响,政策意图明显受阻。 政府需要一方面缓解金融机构对“只救国企,不救民企”的担心,另外一方面需要帮助市场最大程度上解决信贷市场上的信息不对称问题[第01页][][]

    特别声明: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造成任何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广告
    广告

    网站首页 - 国内 - 国际 - 产业 - 宏观 - 公司 - 体育 - 评论 - 人物 - 投资理财

    本站不良内容举报联系客服QQ:123456789 官方微信:15689895656 服务热线:400-123-4567

    未经本站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网络110报警服务 中国互联网协会 经营性网站备案信息 中国文明网传播文明

    Copyright © 2002-2017 时间财经 版权所有 Power by DedeC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