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全球金融市场的剧烈波动似乎令人难以招架。笔者接触到的多数国内外基金经理几乎处于同一种无奈的状态: 美元涨得快,该见顶了吧?然而美元一路狂飙; 风险模型早就显示要加仓新兴市场货币了,但波动太大就是加不进去; A股该见底了吧?然而巨震持续。. 经历了2017年全球齐涨的大好光景,2018年的确挑战着所有市场玩家的心脏。然而对于2019年,似乎有人认为拥有更加悲观的理由。 先是今年初的冬季达沃斯,全球第一大对冲基金,可能会提前使得美国经济周期终结,并留下巨大的财政赤字后遗症。 然而,过了几个月后,市场发现美国经济增长实在是太强了,使得多年来让市场相信“中性利率更低、本轮加息周期的利率不会高于3%”的美联储也开始抛弃了这个旧故事,开始考虑加速加息。同时,欧洲、中国、日本经济增速又开始放缓,而新兴市场随之陷入巨震,尤其是受到贸易争端、资本外流的夹击,这在墨西哥、巴西、土耳其、印度身上体现得尤为明显。叠加美联储缩表,此前不断涌入新兴市场的过剩全球资本开始撤出。 也就在就在5月7日~20日的两周内,对美元而言,马来西亚林吉特贬0.8%,菲律宾比索贬1.2%,印尼盾贬1.5%,印度卢比贬1.7%,墨西哥比索贬3.5%,巴西雷亚尔贬5.5%,土耳其里拉贬值幅度更是高达6%。如今,贬值势头仍在持续,连今年抗压能力极强的人民币也跌破了6.5,抹掉了今年以来的全部涨幅。 截至北京时间6月21日,美元指数报95.03,较年内最低点大涨近8%。 历史上,只要美元走强,似乎危机就难以避免——强势美元周期曾引发了20世纪80年代的拉美经济危机,以及始于1997年的亚洲金融危机。目前,美联储的加息进程远未结束。如今美国联邦基金利率区间为1.75-2%,近期美联储不但将今年加息3次的预测上调至4次以及今后两年就业、通胀的预测。 一般而言,强美元下,新兴市场货币在出口方面更具优势。然而,之所以如今强美元引发全球动荡,更深层次的原因还在于——“美元和美元计价的跨境银行贷款存在负相关获得美元,融资的平均期限很短且来源不稳定,这就是为什么在金融危机真正发生或美元持续走强时,会产生全球性美元短缺,导致全球流动性进一步趋紧。 眼下,BIS认为,尽管新兴市场具备更大的外汇储备、经济基本面较危机时强劲得多,但上述风险仍将是此轮美国加息周期下不可忽视的“顽疾”。 剧烈波动将成常态 其实,令各机构迟迟不敢加仓的原因,也在于贸易保护主义的持续抬头。过去几十年,全球的繁荣建立在一个开放、基于规则的全球贸易体系之下,尽管全球化存在其问题,但至少利大于弊。 如今,在频繁的贸易摩擦和市场巨震下,也有交易员对笔者笑称,其实可以用莎士比亚的经典语段来形容当前的市场状况——充满着喧哗和骚动,却找不到一点意义
桥水频繁“唱空”背后:2019为何令人恐惧?
特别声明: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造成任何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