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出意外,央行昨日仍旧未开展逆回购操作,给出的理由是“目前银行体系流动性吸收现金投放等因素后处于适中水平”。至此,央行已连续14个交易日暂停逆回购。对于市场的质疑,央行上周五表示会按照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合理把握稳增长、去杠杆、防风险之间的平衡,掌控好流动性尺度,加强预调微调和监管协调,保持流动性合理稳定。 如果简单地从反映金融市场流动性的各项指标来看,当前流动性确实处于合理稳定状态,比如间同业拆放利率(Shibor)各品种均处于相对低位,2月份以来银行间市场D和D分别在2.6%和2.8%左右平稳运行。这些指标说明金融市场的流动性预期比较稳定。 但是,从资本市场的反映来看,流动性显然出现了一些问题。1月25日,普惠金融定向降准正式实施。但在此之后,上证综指经过两日的徘徊之后,即快速坠落。从1月25日到2月9日12个交易日里,上证综指下挫418.46点,跌幅将近12%。 对于美股带动的此轮全球资本市场的动荡,各家媒体、机构已经进行了详细的剖析,本文就不再重复。但货币政策与资本市场的关系则很有必要进行深入研究。自从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之后,美国采取了超宽松的货币政策,资本市场由此衍生了9年的牛市,经济也稳步复苏。可以说,在美国经济、金融的复苏上升中,货币政策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然而,在国内,不管采取什么样的货币政策,总会有人说三道四,适度宽松则会推高资产价格积蓄泡沫,稳健中性又说实际上是从紧,好不容易通过提前预设措施平抑了重大节日前流动性的大幅波动,又被理解为锁紧流动性。不得不说,这些论调都有它们的道理。而且,从货币政策的实际操作情况看,对资本市场的关注度显然是有所欠缺的。于是,为了加强金融监管协调,国务院金融稳定发展委员会于去年应时而生。 去年3月份,证监会主席刘士余提出了其货币政策论,即货币政策与资本市场的关系。笔者将之视为刘士余资本市场发展经的重要组成部分。笔者当时在撰文对此进行分析时提出,刘士余的货币政策论主要包含两个论点,其一是资本市场稳定是金融稳定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二是资本市场对货币政策的灵敏度提高,应当利用有效的货币政策时间窗口,不失时机地向货币政策借势借力,深化中国资本市场改革。 现在回过头来看,货币政策与金融市场、资本市场的关系确实需要重新审视,货币政策既不能过头,又要保证金融市场、资本市场流动性的合理稳定,之后向下延伸,企业的降杠杆还要能够稳步推进。这就需要提升货币政策执行中的艺术性了,同时满足多个调控目标的要求确实不是件容易的事情。 去年召开的全国金融工作会议提出,要把发展直接融资放在重要位置,形成融资功能完备、基础制度扎实、市场监管有效、投资者合法权益得到有效保护的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实现这一目标,离不开货币政策的支持。但如何支持,则是中国经济进入新时代后的一个大课题。(证.券.日.报.)
评论:货币政策应充分考虑 资本市场稳健运行需要
特别声明: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造成任何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