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IPO发行常态化,到限售股堰塞湖的愈发突出,是市场持续面临的压力。因此,针对巨量首发等解禁情况,仍需要有更完善的配套方案;否则,这一潜在风险仍将会影响到投资者的切身利益。 2018年开局之初,市场表现确实给投资者带来了不少的信心。但是,在股市投资信心略有回暖之际,却依旧还是限售股解禁高峰期,近期部分涉及限售股解禁上市的股票,也从一定程度上受到了较大的抛售压力。因此,限售股解禁尤其是首发限售股解禁,仍然是当下市场的不确定风险之一。 事实上,对于国内上市公司的解禁,主要存在几种解禁方式,分别是首发限售股解禁、定向增发限售股解禁、股权激励限售股解禁以及追加承诺限售股解禁等。在这些解禁类型中,对上市公司股价影响最为深刻的,莫过于首发限售股解禁以及定向增发限售股解禁,与其余解禁类型相比,这两种限售股解禁往往涉及的解禁规模较高,且对上市公司带来较大的冲击。 从实际情况看,对于首发限售股解禁而言,需要看首发解禁上市的实际规模,而首发解禁上市的规模占比上市公司总股本的高低,也将会直接影响到解禁后的股价表现。至于定向增发限售股解禁,则需要看上市公司采取定增策略的本质目的,且需要看定增项目的盈利预期以及是否涉及到利益输送等问题。然而,纵观过去多年的时间内,依旧存在部分上市公司反复通过低价定增的形式来满足其利益输送等目的,且从一定程度上摊薄了上市公司股东的实际权益。 谈及首发限售股解禁,从最近一段时期内,市场最容易联想到的上市公司,莫过于以、为代表的次新银行股。实际上,无论是,还是近期涉及首发限售股解禁上市的,都几乎难逃巨量首发限售股的解禁上市压力。受此影响,涉及巨量首发限售股解禁上市的银行股,解禁上市首日股价均以大幅下行为主,而对于近期的,股价更是出现连续“一”字跌停板的走势,短期股价波动率非常明显。这是因为,一方面来自于首发限售股解禁,次新银行股首发限售股解禁上市对市场心理包袱较大;另一方面,则是来自于巨量首发,无论是还是,巨量首发解禁规模占比上市公司总股本往往很高,基本上达到百亿级别以上。 当前,虽然有减持新规以及减持新规升级版的配套约束,对限售股解禁以及限售股解禁后的减持压力有所减缓。但是,对于涉及限售股解禁规模庞大的,且属于首发以及定增解禁性质的上市公司,往往还是难逃大量资金集中抛售的压力。 由此可见,对于近年来密集发行上市的银行股以及部分大盘股IPO,它们紧随其后的首发限售股解禁风险,仍然需要引起投资者高度警惕。与其余限售股解禁类型相比,首发限售股解禁以及定增限售股解禁对市场的包袱较大,且涉及的解禁规模较高,即使当前市场存在减持新规的约束配套,但对于巨量的解禁压力而言,并未起到太显著的抵御效果。 从IPO发行常态化,到限售股堰塞湖问题的愈发加强,这将是未来中国股票市场持续面临的压力。与此同时,从部分城商行加快上市进程以及部分大型企业加快排队发行上市的状况来看,这也是未来市场可能面临的风险。对此,在未来大盘股IPO加快发行上市的过程中,涉及巨量首发等解禁情况,仍需要有更完善的配套方案;否则,这一潜在风险仍将会反复冲击到投资者的切身权益。 .金.融.投.资.报
郭施亮:限售股解禁规定需进一步完善
特别声明: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造成任何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